返回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宁安快速拟定了一份倭国攻略,准备尽快落实。

    当然了,如今的倭国,刚刚进入王朝时代不久,相当落后原始,威胁并不大,只要措施得当,完全能提前消灭掉祸根。

    倒是第三个方面,急需落实下去,那就是天竺。

    王宁安已经预计到了大宋的危机,说到底还是土地和人的矛盾。

    以大宋的体量,吞并一些小国已经影响不大了,唯有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南亚,值得下手。

    更令人欣慰的是阿三够面,容易欺负

    从古至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征服过这里了。

    基本上,只要北方的几个山口被攻克,整个次大陆就会屈膝投降,而且他们的宗教文化很有意思,他们信奉来世,相信轮回,这辈子你怎么欺负我,都不要紧,等下一辈子,就换成我欺负你而且他们还会苦修折磨自己,以换得来世挤进上层种姓,成为人上人。

    当年英国人就靠着不到一万名行政官员,就把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治理得服服帖帖。

    皮薄、馅大、肉多、听话,容易治理

    放过了三哥,老天爷都不会答应。

    而且拿下了天竺,就等于拥有了一块和大宋面积差不多的土地,每一个宋人,在海外都有一个奴隶。

    小日子不要太舒服啊

    “收买天竺商人,了解情报,派遣船队,想办法,建立登陆点。我们要从海陆两个方向,经略天竺,必须把这里拿下来”

    万寿盛典的成功,丝毫没有让大宋上下自满骄傲,相反,在王宁安的部署之下,新一轮的扩张行动开始了。

    这一次向外用兵,所有开支,居然都是各国商人带来的。

    他们投资股市,投资债市,向银行储存金银结果这些钱都会通过金融渠道,变成大宋的军费,武装大宋的士兵,说起来很讽刺,可事实就是如此。

    王宁安积极备战,他像是一个老辣的猎手,在寻觅最脆弱的猎物。

    这些日子,他已经察觉到,赵祯到了最后的时间,怕是活不了太久了,王宁安希望在他驾崩之前,拿到更多的土地,给这位皇帝的头上,增加更多的光环。

    他已经没有办法延续赵祯的生命,这是他唯一能替赵祯做的事情了。

    很郁闷,可是也很无奈,王宁安疯狂地工作着,希望用这种办法,麻木自己。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没有等到赵祯病危的消息,反而是另一位老人撑不住了包拯病倒了

    前面就几次说过,包拯身体很差,病得不轻。

    不过以眼下的朝局,新旧交替在即,最需要老成持重,又一心为公的大臣坐镇。

    包拯是地地道道的君子,又是孤臣,从来不会结党营私。

    有他在中枢一天,大宋就不会乱。

    赵祯能安心,王安石这些变法派也能放手做事。

    换成别人,不管是文彦博,还是贾昌朝,或者是其他人,都不免要动些手脚,也只有包拯,能约束自己,维持大局。

    坦白讲,王宁安是希望包拯多撑一段时间,至少等到赵祯驾崩之后,才能放他致仕回家,安度晚年。

    可很多事情,不是想象能解决的。

    包拯身体不比赵祯强多少,偏偏老先生又是个劳碌命。

    这么大的万寿盛典,虽然由贾昌朝等人主持,他身为首相,也要居中协调,处理各种事务。

    包拯很要强,他努力扛着,直到万寿盛典结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老相公很满意,精神放松之下,包拯的身体瞬间就垮了,他本来还想进宫去面圣,谈论河工的事情,可在家门口就摔倒了,一条腿骨折,家人不得不立刻请太医,并且向政事堂告假

    王宁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