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4章 一杆旗号(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靠大宋。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

    这十万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而是各种手段叠加,一大群坏蛋努力的结果。

    听完了王韶的介绍,王宁安暗暗思量,他露出了笑容。

    “子纯,你没有夸张吧”

    “绝对没有”王韶道:“其实除了朱令凌之外,还有几个部落,都有心投靠,只是他们的人马太少,没法突破西夏的封锁,我和他们约定,等大宋天兵一到,他们立刻起兵,倒戈一击。”

    这个消息又让王宁安为之一振。

    其实这十万人是个小事,真正重要的是西夏终于开始崩解了。

    作为一个靠着武力捏合到一起的帝国,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匈奴、突厥,大辽,乃至以后的金国,蒙古全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崛起的时候,势不可挡,可是一旦失败,结果不是亡国那么简单,甚至会灭种的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朱令凌部并非党项,而是羌人,还是非常庞大的一个部落。

    他们忍受不了李谅祚,选择投降大宋,也就是说,西夏国的外围开始崩溃了,下面就是核心的党项各部,接着就是王室一族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最终彻底崩解。

    王宁安一直担心一件事,就是打败西夏容易,可治理这么庞大的几千里土地,对大宋来说,负担太大了。

    刚立国的时候,皇帝随便一道圣旨,就可以迁移几十万人,填充边疆,一点难度没有。可立国百年之后,再想移民,朝廷就要拿出各种补贴,就要给足够的好处,不然老百姓才不会乖乖听话呢

    不管古今,都是这个道理,要不然哪个国家刚建国的时候,就有钉子户当建国几十年,上百年之后,钉子户越来越多以至于绊手绊脚,想要干什么大工程,都奇难无比。

    古往今来,人都是这样,没办法的

    可以预见,治理西夏,会比收复西夏,要难无数倍

    朱令凌部归降,绝对是个好信号。

    大宋可以利用羌人部落和蕃部,去掌控地盘,然后再徐徐移民,把河套平原都拿到手中

    王宁安的朋友和学生人才济济,赵宗景有匪气,慕容轻尘有霸气,王韶有魅力,苏轼有才气,吕惠卿阴险狡诈,章敦豪爽精明这么多人,甘心供王宁安驱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宁安的见识无人能及

    这不,仗还没打完,他又想到了如何治理。

    王相公,你的目光够长远的

    “既然决战到了,不如就把朱令凌的归顺,作为大战的开始”

    王宁安下了决心。

    王韶倍感振奋,忙说道:“朱令凌部现在胭脂山,他们要想归降大宋,最近的路就是走祁连山,进吐蕃诸部,来到青唐。这条路虽然最近,但是也有上千里。让十万老弱妇孺,奔行千里,实在是困难。王相公,我们必须安排人马接应。”

    “子纯,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不必吞吞吐吐。”

    “是”王韶理了理思绪,“王相公,朱令凌告诉我,现在李谅祚手边能动用的就是两千多铁鹞子,重建之后,李谅祚舍不得投入横山一线和大宋对拼,一直留在手边,充当机动兵力。铁鹞子赫赫凶名,无人不知。大宋不怕,可朱令凌怕啊他希望大宋能派遣最强的人马,去接应他们,安全脱险。”

    王宁安微微一笑,“他是想要墙骑兵过去”

    “嗯”

    王韶道:“本来王宁宏将军在青唐有3000铁骑,可是这些人马都在配合西域作战,抽不出来。下官手里,没有足以抗衡铁鹞子的骑兵,故此”

    话不用多说,王韶这是来搬兵的。

    王宁安陷入了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