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8章 只敬畏强者(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结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董毡老老实实,对曹评他们是敬若神明,再也不敢闹了。

    到了煕州的时候,面见赵祯,董毡也乖乖下跪,格外听话。从头到尾,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他还主动提出,愿意写几封亲笔信,交给他的部下,让这些人明白天数,不要对抗上国,自取其辱。

    董毡的配合让赵祯大为惊讶。

    最初还担心他耍诈,后来才清楚,敢情这家伙是被大宋给吓破了胆

    赵祯也算客气,加封董毡为青唐郡王,在西京安排专门府邸,让董毡居住,还担心他寂寞,特准董毡去皇家书院旁听,学习大宋的先进文化。

    若干年之后,董毡还凭着不错的成绩,从皇家书院毕业。

    并且加入了大宋的禁军,几次随军远征交趾,立下了赫赫战功,算是俘虏当中,结果最好的一个

    王宁安把董毡的情况说了一遍儿,然后笑道:“贾大人,你可悟出了什么”

    “畏威而不怀德,蛮夷之性啊”

    王宁安淡淡一笑,“贾大人这么说也不算错,但别忘了,无论是恩仇,都有个限度,纵然你帮了对方,对方也感激你,可是到了生死关头,人家会因为一点小恩小惠,就不要了自己的命吗青唐的百姓苦啊,吐蕃的牧民也不轻松。你可知道,他们种下去10斤种子,能收获多少粮食”

    “这个下官不知”

    “只有区区60斤到80斤”

    “什么”贾章虽然没种过地,但是他也知道,十斤种子,足够种两三亩地,就算在西北,也有四五石的收成,青唐未免也太少了吧

    看着贾章惊骇的目光,王宁安苦笑着摊摊手,“贾大人,事实如此,你面对的是终年劳作,却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什么大道理,都不如两样东西管用一个是刀,一个是馕有乱子,要大胆出手,治理地方,要真正填饱百姓肚子这两条做到了,我想地方也就安宁了。”

    贾章听完,寻思了半晌,这才抖了抖衣服,郑重给王宁安一躬。

    别看两个人年纪差了许多,贾章这一礼可是诚心诚意。

    过去老爹贾昌朝就盛赞王宁安是个会办事的人。

    贾章还不服气,但是听人家的一番话,贾章就豁然开朗,好像打开了一扇门似的。对什么人,就要说什么话。

    一帮文人凑到一起,保证是诗词歌赋,青楼花船,换成了武夫,则是大口喝酒,大宛吃肉,对富裕之家,要谈论教育医疗,对贫穷的百姓,则是填饱肚子。

    青唐远比大宋贫瘠,百姓生活艰难,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根本不管用。

    犯了错就要重罚,做对了,就要奖励,明明白白,干干脆脆

    “多谢王相公指点,下官知道该怎么办”

    贾章辞别了王宁安,立刻带着人马上路,直奔湟州赴任。

    赵祯又在煕州等了半个月,终于,狄咏传来了消息,道路艰难,一路上又都是其他部落,光是信使就派了三次。

    果然不出所料,西夏试图染指青唐,派遣了三万人马,想要趁虚而入。

    幸运的是狄咏抢先一步到了青唐,王宁宣和王宁宏率领着骑兵,以弱胜强,打退了西夏的攻势,顺利保住了青唐。

    在永兴军路和秦凤路方面,贾昌朝,还有老将王德用,纷纷调兵向横山一线施压,李谅祚不敢抽调主力去攻击青唐,这样一来,大宋就顺利将六州土地吞了下来。

    “陛下,这一次就是两方联动,青唐的价值已经体现出来”

    赵祯欣然点头,“没错,青唐正好在西夏的侧后,和延安府一线,遥相呼应,西夏毕竟是小国,力量薄弱,如果他们兵分两路,肯定要顾此失彼,首尾难以救援。”

    盯着面前的沙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