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3章 幽州交给你了(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不过是临时的过客而已

    领悟到了这一点,什么都看得一清二楚了。

    士人掌握土地,读书识字,掌握地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哪怕改朝换代,也很难冲击到他们,毕竟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来帮忙,治理国家,维护地方。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士人手里有筹码,他们自然和老百姓不一样。

    就拿蓟州和滦州来说,王宁安给分了田,分了农具,牛羊,还给盖了学校,兴修水利这些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如果契丹人杀回来,他们还能维持不变吗这不是笑话一样吗契丹人肯定会抢走他们的农田,夺走他们的牛羊牲畜。

    把他们重新变成农奴

    没有希望也就算了,一旦有了希望,他们能放弃吗

    王宁安敢说,至少一半以上的老百姓,他们宁可不要命,也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土地辽国大局来犯,他们肯定要拼一个血流成河,尸积如山

    换成士人,他们就不一样了。

    这帮人想的是当官,想的是免税,想的是兼并更多的土地不管是谁,只要能开科举,任用士大夫,给他们免税特权,他们就能接受,甚至是甘当走狗

    辽国统治燕云,就施行南北分制的官职,给予燕云汉人科举的权力,他们乐颠颠参加考试,争相当辽国的臣子,哪怕是低人一等的南面官也无所谓。

    再看看富弼,老先生治理幽州的思路,居然和契丹人是一样的,他也开科举,笼络士人看起来是把地方稳定了呃不对

    连稳定都没有做到

    那些士人能背弃辽国投靠大宋,就能出卖大宋,再去舔辽国的屁股

    关键就看一个字:利

    什么忠孝仁义,什么士人节操,什么孔孟之道都挡不住一个利字

    此刻的赵祯,居然有一种悟道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处在玄而又玄的境界,非常美妙,也非常愤慨以往的所有困惑,在这一刻,豁然开朗,什么都想清楚了。

    不得不说,除了真正一步步打下天下的帝王,还有少数的妖孽,多数的皇帝,从小到大,身边不是太监,就是文臣,哪怕明知他们在哄你,多多少少,也会相信一些。

    尤其是赵祯这种乖乖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哪怕他变得和以往不一样了,心里也还存着明君贤臣的那一套。

    孟子说得好,君视臣如股肱,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孟老夫子就没有想过,会不会君视臣如股肱,反过来臣视君依旧如寇仇呢

    再说得明白点,这世上感恩戴德,知恩图报的人太少了。

    而自私自利,无情无义的人太多了

    所以,孔孟之道只能拿来教化人心,而不能当成真的

    赵祯很遗憾,他觉得如果自己在20年前悟到了这一点,他可以大刀阔斧,做一个千古一帝。

    现在两鬓染霜,才真正想明白,已经晚了。

    不过好在收复了幽州,又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他还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王卿,檀州士绅熊敦等人勾结辽寇,此事你怎么看”

    王宁安见赵祯许久不说话,神色纠结,带着怒气,他越发猜不透皇帝的心思,这种时候,还是多装点孙子比较好。

    “启奏陛下,臣以为此事臣有罪。”

    “哦,怎么说”

    “臣在滦州、蓟州,杀戮过重,难免人心浮动,他们没有了安全感,辽寇稍加鼓动,就会背叛大宋。不过檀州当地的官吏和守军,也有失察之过,臣已经派遣狄咏将军,带领着5000骑兵,去驱逐辽寇,想来辽寇也难以有什么作为。”

    王宁安说到了这里,郑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