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0章 提议迁都(第2/3页)  大宋将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能失去。

    赵祯决定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小太子永远不回京城。

    旨意下去了,可问题又出来了,暂时住在曹家没问题,可是不能一直住着啊而且接触铅毒,不光是小太子,对大人的身体也不好。

    赵大叔也想多活些年,皇宫他也怕了。

    这么看起来,必须重修皇宫。

    可是修一座皇宫,工程何等浩大,要花费多少国帑

    赵祯直觉,这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陛下,为了大宋江山计,为了天家安全,无论多少花费都值得”

    赵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王卿所言有理,朕立刻让他计算一下,到时候少不了王卿替朕统筹全局。”

    “为君解忧,是臣的本分。臣以为陛下也应该尽早搬离皇宫才是。”

    “朕知道了。”

    要另修一座皇宫,消息传出去,京城顿时就沸腾了。

    首先,大家对赵祯的遭遇非常同情,几十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多人长这么大,就只经历过一位君父,几十个孩子死了,将心比心,谁不同情。包括朝臣在内,很多人都支持修宫殿。

    可是稍微一算计,大家伙脑袋就大了,这事行不通啊

    北宋的皇城周长差不多8里多,面积一平方公里不到,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而且皇城必须位于京城的中轴线,当然,北宋的皇城已经歪了,如果修新的,哪怕紧挨着老皇宫,也会严重偏离中轴线,失去了中心的最佳位置。

    东西南北,看了一圈,都找不出第二块地方,能摆得下一座皇宫

    哪怕是不顾一切,随便找块地方修皇宫,也要有这么大的地方

    京城200来万人口,修一座皇宫,至少要搬迁30万人,安每户5口人算,就是六万户。

    京城寸土寸金,搬迁这么多人家,这一项就要上亿贯不止

    再有,保守估计,修皇宫,也要动员20万人,没有十年八年,是修不出来的。按照京城最低的工钱计算,每人每月5贯,一年60贯,20万人,干10年,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政事堂和三司反复计算,都是一筹莫展。

    征地,人工,砖瓦木料三者加起来,至少3亿贯。

    眼下别说是3亿,就算3000万朝廷也拿不出来。

    朝廷上下,两府相公,凑在一起,商量了三次,愣是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赵祯在宫里住的满心憋屈,等了5天,政事堂还没有消息,他直接下旨,把所有人都叫来,召开御前会议。

    开门见山,赵祯直接说道:“朕一刻也不想在宫里住了,更不想让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宫中几万人的性命,全都在诸公的一念之间,你们看着办吧”

    这几位相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三司使包拯,“启奏陛下,修皇宫的事情臣没有太多的意见,臣只能竭尽全力,眼下每年能拿出1700万贯,再多,就要天下大乱了。”

    虽然距离需要的数目还差得很多,但是赵祯知道包拯已经尽力了,他只能点点头。

    “其他人呢,你们怎么看”

    贾昌朝不能不说话,“老臣以为,当下应该修整潜邸,作为临时行宫,陛下暂且居住,以免龙体受损,”

    “嗯,贾相公之言,甚合朕意。今天朕就搬过去。”赵祯对皇宫的厌恶溢于言表,这座宫殿杀了他太多的孩子,全都是伤心的回忆,再待下去,赵祯怕自己会崩溃。

    一直不开口的富弼也说话了,“潜邸只能暂时居住,如果逢朝会,大典,还能在潜邸办吗

    “那当然不能。”贾昌朝道:“要不这样遇到了朝会大典,陛下再回到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