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总结(第2/5页)  禁区之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朝着这个方向写的。 他不是那种有主角光环,可以屡败屡战,最终逆袭的人。 可能一次打击就足够让他跌倒爬不起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自己的儿子百般不看好,不看好到令人生厌。 解决这种心态的最好办法其实就是让他亲眼看到他的儿子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直面迎上,然后击溃困难。 所以有了这么一场足协杯决赛,他亲眼见证他的儿子面对他昔日的梦魇,然后用一个精彩绝伦的倒挂金钩完成帽子戏法,把那个高高在上的人生赢家打下云端,揍到烂泥里。 完成一个年轻人对老一代取代和超越。 那一刻,他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 曾经包裹他的那个坚固的壳也产生了裂缝。 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对儿子做的那些所谓严密保护是错误的,或者说……失败了。 他曾经以为只要让儿子远离害得自己变成如今这个屌样的足球,老老实实读书考大学,走其他人都走的路,就可以确保儿子的未来不会重蹈自己覆辙。 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其实他的想法没错。 但站在胡莱的角度来说,身为儿子的反抗和叛逆自然也是没错的。 这世间那么多事情,怎么可能会每一件事情都能分出对错呢? 在我靠写网络小说赚钱养活我自己之后,我爸还一直感慨还是要有一个铁饭碗:他当初花费了非常多的功夫和人情关系,给他的亲生儿子——我爸和我妈是再组家庭,他和前妻还有一个儿子——安排了一个国有事业单位的编制,一个月三千死工资,收入不算太高,但胜在稳定,工作清闲。 在我爸那个年龄的人眼里,他们就是从国企铁饭碗时代过来的,这份工作是令很多人羡慕的,是他必须用掉很多人情才能获得的。他也一直为此自豪,觉得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一份好工作,他这个做父亲的也算是称职了。 当然,事实上我靠写书赚的钱比那个事业单位的死工资多得多。他现在也逐渐不说铁饭碗、编制……这样的话了。 但你能说我爸的观念很可笑吗? 在经济状况下行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觉得有一份旱涝保收的编制岗位是多么梦寐以求。 如果我不是机缘巧合,赶上了网络文学的大爆发,我靠写书真的就能养活我自己和养活我的家人吗? 到时候我这个情商低下,不擅长和人打交道,不会来事儿,一张破嘴不知道得罪多少人的人,靠给人打工,又能比我那个哥哥的生活状况好多少呢? 但又能因此说我爸的观念是对的吗? 放到这个时代大潮中,有多少年轻人还会死守着名额有限的编制,在一个毫无活力的工作环境中混吃等死,一直到退休? 但凡有点想法的人都会选择离开。 前年春节我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那个国企大院,昔日光鲜亮丽让周围人都羡慕不已的大院中,楼房破旧,生活着都是老人,年轻人看不见几个,暮气沉沉。 我想就算我没有写书,我也应该是不会在这个地方长久生活下去的。 不管有没有能力,年轻人总是会选择走出从小熟悉的地方,迈入那个广阔天地,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去见识去经历,失败也好成功也罢,是个人意愿的强烈推动,亦或是时代浪潮的裹挟……这些事情都是会发生的,不以个人喜好和意志为转移。 回到胡莱和胡立新身上,也是一样的。 胡立新对儿子的安排,基于他的经验和观念,是最优解。 而胡莱对父亲的反抗和不满,基于他的能力(外挂),也是他认为的最优路线。 没有对错之分,也不能简单的以胡莱如今的成功就彻底否认胡立新当年的坚持。 当然现在胡立新在亲眼看到儿子击败了他昔日的仇人之后,心中的心结被解开,对儿子所作所为的反对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他或许还是会担心儿子的未来,但他也清楚,儿子已经长大,无论未来过的好坏,那也都是要他自己去解决的,而不是做父亲的可以越俎代庖的。 说句讨打的话:他的儿子年收入已经上百万了,比其他普通人家的孩子收入多了不知道多少倍,这样都还不能让他这个做爸爸的放心,那其他普通人家的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