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4、引蛇出洞(第1/2页)  大宋带文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确实不能多等。”

    包拯知晓外面的情况,明白不能让丐帮成了气候,否则会非常难以消灭,所以他说道“最近认识的那个臭小子,最喜欢的计策就是釜底抽薪。”

    “所以,我也打算用一用。”

    公孙策思考了一下,问道“东主说的臭小子,可是苏彧”

    “正是他。”

    对于公孙策能够猜出是谁,包拯并不意外,毕竟公孙策跟了他二十多年了,一直充当他的幕僚和助手,是有这个默契的。

    公孙策了然的展开扇子,笑道“东主应该要去刑部了吧”

    “不去,今晚约了杜诜喝酒。”

    “那就妥了”

    杜诜乃前宰相杜衍的长子,如今杜衍虽然已经致仕,在南都老家养老,可他的儿子,杜诜却在东京,任职大理寺评事。

    杜衍以善于治狱闻名,更是庆历新政的变法派。

    其家学传承自然不错,杜诜于庆历七年蒙荫律学博士,次年提拔为大理寺评事,然后他一直在刑部上班。

    大宋朝官制混乱,大多不做本职。

    大理寺评事是杜诜的寄禄官,他的差遣则是刑部推官,主要管的是缉盗这一块,又因为宋朝六部大多虚置,所以杜诜的头上,只有一个长官。

    那就是刑部侍郎梁适。

    梁适作为枢密副使,还兼任了刑部侍郎,这跟曾公亮是相同的待遇,属于比较受器重的那种,说是侍郎,其实就是一部长官了。

    六部尚书都是虚职,很少有任命。

    然后六部官员又少,什么刑部郎中、刑部员外郎这些,基本上没有,大家都是从别的“单位”借调过来上班的。

    所以,别看杜诜只是区区正八品的大理寺评事。

    在刑部当中,缉盗这一块,那是真正的主事人了,包拯这次约后辈子侄喝酒,自然不是闲聊家常,而是有事委托。

    丐帮最大威胁是什么

    是它在天龙八部当中被描述为“天下第一大帮”,帮会成员上千万,遍布大江南北,下至乞丐流民,上至富绅官员,都有加入。

    它是一个全国性组织

    无忧洞要真正建立起丐帮,看重的就是这一点,他们想要将影响力扩散到全国去,而包拯要做的,就是暗地里示弱诱敌,明面上釜底抽薪。

    如陈留那种,固然已经有上千人加入丐帮。

    但是更多的地方,更多的州县,那里所谓的丐帮,只不过是一群乞丐、流氓在坑蒙拐骗罢了,他们是无组织的乌合之众,只要刑部发公文,当地官府出手,必然可以极大程度的打击丐帮。

    这是妥妥的阳谋。

    只要杜诜顶住压力,就没人能够废除公文,梁适乃谦谦君子,不可能同流合污,再要有上级干预,那就只能是皇上了

    官家会帮他们不可能

    因此,这釜底抽薪的阳谋会让无忧洞的战略不断收缩,压力越来越大,可偏生包拯的示敌以弱,让他们在京都连连获胜。

    可偏偏优势无法转变为胜势

    所以,他们必须有大动作,必定会冒险,必然会想着一锤定音,让开封府妥协,让包拯妥协

    兵马四动,饶是东京人见惯了大场面,也知晓出了大事。

    因为瘟疫的缘故,街面上本来就冷清了许多,见那一队队的士卒跑过,人们都下意识避让开来,可有些人没法躲。

    靠内城东南的醉仙楼,虽然并非是七十二家正店之一,但也颇为热闹。

    此时店内依旧有上百人吃饭,当天武军的将士冲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明晃晃的刀子跟树林一样,谁敢乱动

    然而,封锁了整个醉仙楼,一一排查,却一个丐帮的核心成员都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