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花会说诗(第2/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问题,昨天,结果人家一口回答,搞得我很服气。”

    “对嘛,人家才是人才,我们最多算人口啊。”

    两人正感叹,突然发现背后有一个熟人,都惊叫起来。

    “葛校长,您老也来了”

    葛校长笑着点了点头“一个科长一个厂长,退休后嘀嘀咕咕地,在台上时,指点江山的气势,没了吗”

    “葛校长,你身体还真好。这地方你能上来,还听得到我们那小的说话声音,我是服了。我没记错的话,您今年八十几了吧”

    葛校长是在小儿子的陪同下,在这里来看热闹的。本来,他不好热闹,过去的菊花展,他几乎不来。但这次,小儿子硬说今年的花展太漂亮了,公家花了钱,不来看看,可惜了。

    “虚长了几岁,也该退出舞台了。老而不死之谓贼,我这是在耗费粮食呢。”

    葛校长的自谦说得真诚,不像是开玩笑。但两位退休干部却来兴致了。“葛老师,话不能这么说。你是我的小学老师,只要你在走动,我就觉得自己年轻,我是个学生。”这位老干部,把称呼从校长改为了老师,把“您”改成了“你”,其实并不是不尊重,反而是对葛校长另类的亲热。

    用容城话来憋着说“您”,非常不自然。把校长改称老师,就意味着,自己又回到调皮的童年时光了。老师还在身边,自己的一生,就有见证人,就是完整的。这有点类似于撒娇,也有某种骄傲。

    当两个容城人在外地碰上了,叙起同学来,都以葛校长为参照物。

    “啊,你是子弟校的,那你小学就有葛校长了吗我是一中的,直到读初中,才归他管呢。”

    他们就这样拉上了同学关系,并且在共同回顾里,加深彼此的认同感。活化石,见证人,少年本性的守望者。这种亲切感,只有自己的家长,或者极少数老师,才能够担任这种角色。

    “葛老师,刚才我们说话你也听到了,你觉得,我们今后还送花吗”

    “你们刚才说,自己被人家比下去了。你们的立足点错了,如果只是比哪个的结果高低,那肯定是人家赢。你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来挑战人家吃饭的本事,啥好事你都想占,不公平吧”

    这话说得在理,老师毕竟是老师,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大到专业与业余的地步,就没法比了。就像一个街头乒乓霸王,别说遇到国家队的,就是遇到省队的专业选手,恐怕他的发球,你都接不起来。

    所谓专业,要么花的功夫深,时间长,一生只干一件事,没理由比你业余的差。况且,他要靠这个吃饭养家,如果比你业余的都做得差,他靠什么赚钱你退休后,有工资,坐着拿钱,闲着无事摆弄一下,凭什么就比人家好

    “那我们就不种了吗反正也比不过,不如买一盆在家,就行了。”

    “目的不同。你想想,陶渊明也种田,他就比农民种得好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是,他因为自己的收成少而烦恼吗他种的是快乐,是过程,是那种游刃有余的从容。他不靠这吃饭,所以,你认为,他是业余的。但是,他种出了诗歌,对不对”

    葛校长一边走一边讲,几个老学生也认出他来了,跟在身边,不说话,生怕漏听了校长的教导。

    “对对对,采菊东篱下,也有这个意思”退休厂长反应蛮快。种花其实是种的自己的心,你精心伺弄的结果出来后,发现泥土从不欺骗你,那得到的是一种踏实感。如果花长得漂亮,那简直就是一种惊喜。

    一行人围着花展转了一会,也对各种花卉盆景评价了一番。这段时间,葛校长并没有插话,只是偶尔点头,偶尔微笑,偶尔看看上面那坡桂花林。

    年纪大了,要休息一下,他们来到附近的一个亭子坐下来。有人拿出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