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益同伙(第4/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用这种话,确实能够忽悠住苕货这种年轻人。

    随后,何姐开始给苕货上课了。他让苕货一开始担任一个新入伙的投资人,假装很积极地投资响应。给钱的时候,也很积极的样子,其实,就是起一个托的作用。

    老人们很喜欢听好话,苕货就要装着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找老人打听这个项目的窍门,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从不相信到绝对信任,这个过程,要表现得很自然。还要把所有中老年人当成老师尊重。

    “你晓得,要让中老年人相信你,有两个诀窍吗”何姐问到。

    苕货并不知道,业务培训,术业有专攻,他只好求教。

    “他们缺什么,你给什么,他们愿意相信你,就信你了。”

    “他们缺什么呢”

    “他们缺亲情。他们这个年纪,子女都已经成家了,离开了他们,他们望着自己养大的子女,自己的重要性越来越低。退休后,社会存在感也越来越低,甚至觉得自己没用了。此时,你如果特别尊重他们,他们会回忆起新的青春,那你就成功了。”

    苕货见过,有些推销保健品的,卖很高的价,开始怀疑他们是如何卖出去的。毕竟这些东西,要卖给平时抠门的老人们,是非常困难的。老人们连节约水电、在菜市场斤斤计较都成了习惯,怎么可能花成千上万的钱,买一堆不实用的东西呢

    但人家有办法,先是给小甜头,让人免费得些鸡蛋油米之类的免费活动,让你进入圈子。进入后,他们又是把你喊干爹干娘,又是按摩洗脚端茶递水,让你享受那种特别有亲情的尊重。

    当你真把他们当成自己比孩子还亲的人,你就自动掏钱了。说实话,掏钱的时候,老人们并不是冲着相信商品去的,而是相信推销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是真相信那个人的推销,而是想享受这种盛大的亲情,重温那一种尊重与亲近。

    何姐讲完这些后,继续说到“这只是第一点,还有第二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讲出道理来。老人们对自己的判断力很有自信,总觉得他们活了几十年,人生经验丰富,不可能被一个年轻人骗了。你讲出一番大道理,他们会真信。”

    何姐举例,老人们通常并不知道什么地理政治与经济,但都大约听说过一些名词。比如这次这个项目,许多老年人都是被一句话忽悠过来的。“国共的事,只有你们这种人才懂,年轻人不知道,如今,你们要想比年轻人赚得多,机会不是很多了。”

    如今退休的老人们,收入是固定的,当然赶不上他们的孩子们。毕竟一个在工作一个在休息,在职的肯定比退休的拿得多。但老人们长期以工龄与资格吃饭,现在突然比年轻人拿得少,当然有些不服气。

    那老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历史知识与经验是优势,拿这个优势来说事,他们往往愿意相信。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聪明。

    而那段历史,今天的年轻人根本不感兴趣。不是他们不知道,中学历史书上讲得详细。但年轻人既没兴趣谈,也没心思想。老人们自以为是的聪明,正是他们上当的机会。

    当然,他们努力想挣把大的,也有一种迫切感。毕竟退休后,理论上挣大钱的机会就已经没有了。哪个甘愿退出历史舞台呢

    许多人退休后,不理解,为什么过去如此依赖自己的子女,现在对自己的亲热与尊重度下降了呢自己倾注一生感情与心血培养出来的亲情,却日渐淡漠,让老人们的精神世界受到极大的打击。

    其实,从社会规律来看,年轻人独自面对社会的竞争,当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与自己的小家庭上。当孩子独立成家后,他就应当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对老人,只是亲情上的照顾,不可能按你的意志生活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长江后浪推前浪。就像这些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