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两个目标(第3/5页)  人生一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就是话术,普通人没有几个能够反思的。

    后来,两位老板的用意,也就明显了。他们提出的要求与待遇,冬子已经失去了拒绝的理由。他们的要求是,给冬子涨工资到每6000元钱,晚上在这里睡觉,也是看店子的意思。平时早餐他夫妇在外面吃后,给冬子带回来,但中午和晚上,要冬子做菜。

    他们本来说再加3000元作为伙食费,冬子全权负责买菜及食品的费用,冬子倒是拒绝了,因为这个账不好算清。冬子相信,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当年父亲再困难,也不向亲友借钱,因为如果亲友不让他还的话,他就欠了别人人情。

    还是按今天的模式,冬子要买什么,就找老板娘拿钱,回来后,把价格写好,算是报账。或者,老板们想吃什么,让老板娘自己去买。这两种形式,两下安心,彼此不欠。

    晚饭吃完后,老板娘倒是主动洗碗,没让冬子插手。毕竟,过一会,老板进货后,拉货的汽车就要来了,得点货接收,冬子要帮忙。此时,冬子陪罗哥喝茶,谈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罗哥先给了冬子一千元钱,说是预支的工资,免得身上一点钱没有,出门不方便。冬子倒没推辞,毕竟自己身上也只有几百块钱了。衣是人的脸,钱是人的胆,这话从古至今,没错过。

    坐在前台喝茶时,夕阳还有斜晖,树影拉得很长,整个街道显得很有层次了。四五月的武汉,是最美丽的时节。虽然近几年武汉的大拆大建,让武汉的空气中充满了黄土与灰沙;尽管青山的武钢外,是武汉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毕竟钢铁厂的空气,冬子是熟悉的。但是,那沿街的香樟树,已经开始开起黄白的如蚂蚁般小的花朵。尽管这些树叶和花朵上落了一些灰尘,但人家毕竟叫香樟啊。

    偶尔的微风递来一股香味,突然中有一种自然。这种顽强而自然的味道,仿佛是在蔑视人类的折腾,仿佛是在吟诵自然的赞歌。

    冬子想起了,在某个年月,他与于燕在东山公园,也是那些香樟树林下,那香气不是飘来的,是包裹着一切的。在这种香气之中,某种心情就有些蠢动,两人的目光对过,笑容给过,但话总没说出口。冬子的身体蹦跳着,顺手折了一根开花的枝桠,递给了燕子。

    “太近了,反而闻不出它的香来。”于燕说到“其实话也不大,像小米粒嘛。”

    冬子反正觉得,燕子说的所有话,都有道理,声音也好听,如同那偶尔的风,带着香味的亲切。

    距离产生美丽,冬子是后来才读到书中这句话的。回想当时燕子的意思,不就是这吗对此,冬子对燕子就有些崇拜,这真是一个晶莹剔透的人。

    突然,一辆大车停在了门口。送货的车子来了。冬子这才意识到,天已经黑了。武汉大拆大建的时候,对城外的交通及大货车是有限制的。大货车进城,必须在上下班高峰期之后,七点后才能进来。此地距离大车可自由通行的三环线很近,所以就来得比较早。

    车上有专门的搬运工,冬子只负责数量清点,而黄姐负责算账,罗哥专门察看货物的质量。冬子当时就想到,罗哥进货的地方,肯定在三环线以外。

    进货渠道及进货价格,是商业的核心机密之一,一般不给外人透露的。生意,利用信息不对称挣钱,古今中外,流行几千年了。

    那边来人中,有人押货的,当然老板的货款结算是要给他的。估计他们是老主顾了,那押货的人说到“今天就不用转账了,你给我打个条子,下一次一起转就行。”

    看来,这送货的公司,是完全相信罗哥的。虽然冬子不知道具体精确的进货价格,但可以通过估算,这一车东西,大概也得要二三十万才进得来。

    老板的生意确实很好,也赚了钱,但是,平时老板自己送货,还是一个电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