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一百零八节 血浓于水,冯段两家(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精瘦男子从面容上就能看得出来和冯紫英的母亲模样有些挂相正是冯紫英的小舅段德辉。
    几个兄弟中和冯紫英母亲最亲近的可能就是这个弟弟因为二人年龄相差最小像最大的兄长都比大段氏要大十来岁而这个小弟只比大段氏小两岁。
    所以冯紫英小的时候也是这个小舅舅经常来家里给冯紫英带些礼物甚至有一匹小马专门作为冯紫英八岁生日礼物送给了冯紫英让那个时候的冯紫英乐疯了至今都记忆犹新。
    “小舅你还有生意走陕西那边?”冯紫英皱起眉头陕西局面不好他当然知道但段家都还有生意走那边就有些要钱不要命的感觉了。
    “呵呵生意难道就因为世道不靖就不做了?”段德辉笑了起来八字胡一翘一翘脸上的精悍之色外露“你小舅一家几十号人呢你还有两个表弟尚未娶亲三个妹妹尚未出嫁这不要银子?”
    冯紫英啼笑皆非段家难道还缺这点儿银子?
    段家在大同有三大马场之一——段氏马场规模位居整个山西之首每年除了供应大同镇军马还要供应山西镇的军马民间挽马、驮马那就更不用说了虽说这是整个段家的资产但是段德辉作为四个嫡子也有一成股份。
    另外段德辉自家开设有一家车场主要就是做马车牛车质量过硬信誉卓着这也是一个长久营生整个大同及其周边的生意不说垄断但是也占有相当份额。
    另外就是粮食生意了。
    冯紫英知道这粮食生意是三舅舅和小舅舅两家合股的还是自己老爹在榆林镇当总兵之后才开始着手扩大的。
    原来只是在本地小打小闹老爹当榆林总兵之后段家粮食生意开始延续到榆林那边看样子老爹走了这条人脉段家并未断。
    “陕北粮价暴涨没理由不做这个生意榆林镇军中现在粮食也很缺但还过得去但是地方上就相当吃紧了现在从朔州过去一过黄河粮价至少翻一倍以上而且还得要老关系才有那边催得紧我们也不能随便断了这层关系否则明后年丰年时节这生意就不好做了。”
    段德辉在自己外甥面前倒是没有什么遮掩这些生意消息对外界是法不传六耳的绝密但是对冯紫英来说却没有多大意义。
    而且全靠从前年开始冯唐和冯紫英都提醒段家要尽早开始屯粮段德光和段德辉兄弟俩就提前收储并且从各地源源不断调粮进来起码比山西各地其他粮商早了接近一年这利润可想而知。
    “榆林镇那边也缺粮?”冯紫英又忍不住皱起眉头。
    “呵呵现在这情形哪里不缺?山西也一样缺粮啊粮价比去年翻了一倍有多比前年涨了两倍多家家户户都在囤粮要说不缺那也不缺陕西那边那么紧缺你看看那些粮绅大户们哪家粮仓粮库里边会少了粮食?多则少则数百石多则上千石甚至上万石……”
    段德辉的话让冯紫英也是无言以对。
    这才是正常情形。
    缺粮要看哪里缺寻常百姓穷人永远都缺。
    富户粮绅任何时候都不缺就算是缺那也是相对丰年而已。
    没准儿他们就盼着歉收才能大捞一笔。
    “舅舅不是那等囤积居奇的做派提前囤粮那也都是托你的福提早做了准备但和葭州、米脂、绥德、青涧、延川几个州县的一些合作粮商都早有约定所以这粮食还得要送去否则日后怎么做生意?”段德辉感觉到自己外甥的不太满意笑着解释道:“而且舅舅选择合作的粮商都算是相对规矩的但要说不让他们涨价赚银子那肯定也不可能我们就挣我们自己这份儿就行了。”
    冯紫英也不好多说。
    低买高卖本来就是做生意的法则舅舅他们提早囤了粮现在粮价起来了陕西那边最缺粮粮价涨得最高而他之前又和人家有约定自然要履约这无可厚非。
    “舅舅既然这么说那我也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小心便是但陕西民乱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