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癸字卷 第一百零二节 跳出窠臼,再寻天地(第2/3页)  数风流人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就稳了。
    “紫英你觉得我去荆襄镇能行?”段喜荣沉吟了一下“若是可以我情愿早些走。”
    “当然难道四哥对自己没信心?”冯紫英笑了起来“打谁不是打?说实话登来军虽然不弱但是在湖广那边并没有经历太多大的战事或者说没打什么硬仗四哥去固原镇那边还留有一帮老卒接手好生整饬一番我觉得可以大用。”
    “我记得固原镇那帮兵在那边儿是打得很糟糕啊。”段喜荣还是很关心各地战事军务的冯紫英一提就知晓。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蛇无头不行领兵的就是一个只知道克扣军饷喝兵血混日子的货色能指望他打仗?固原镇就是被这帮蛀虫给毁了的!”冯紫英冷笑“这帮兵现在在那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四哥去了若是能得军心那便是一个好帮手……”
    像段喜荣这样调任外镇就算是升任副总兵顶多也就让你带三五十亲兵上任基本上不会超过百人。
    百人之众到一个动辄七八万人马的军镇中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要拉起或者培养一帮属于自己体系如臂指使的人马来那可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没三五年根本想都别想。
    除非你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威望还得有足够的权力带来足够的利益才能让那些手底下本身就有一帮人的兵头将尾来投这样才能迅速壮大起来比如冯唐到榆林后来又出任三边总督。
    冯唐到榆林镇时是因为他在大同担任总兵时就积累了足够的威望而且冯家三兄弟口碑都很好所以才能让榆林镇迅速接受他。
    即便是这样冯唐也没敢说就能在榆林镇内说一不二一直到宁夏平叛冯唐协助柴恪和杨鹤二人主导战事利用宁夏平叛带来的战功为跟随他打仗的诸将们争取到了足够的利益才算是完成了这一步。
    在这其中冯紫英也利用自身的特殊身份为老爹出了不少力。
    要知道像柴恪和杨鹤这些文人天生就对冯唐这等武将有着不信任感若非冯紫英从中斡旋这宁夏平叛战事也不可能如此顺畅冯唐也不可能从朝廷那里为武夫们争得如此多的利益。
    像贺世贤接任榆林镇总兵尤世禄出任蓟镇总兵像曹文诏、贺人龙这些人也都到辽东得到了足够的前程这才让这帮武夫对冯唐心服口服否则这天下哪里有让人纳头就拜的好事?
    见段喜荣脸色变幻不定段喜泰和段喜生都不做声。
    这种事情还是要当事人自己拿主意尤其是要离开大同去人生地不熟的荆襄镇。
    荆襄镇还是一个新建军镇湖广那边的气候也和北地大不一样能不能适应这些都是问题。
    可一旦去了在那边儿没混出个名堂来再要想回来那就难了而且回来了也未必再有你的位置了。
    冯紫英也不好再深说毕竟这只是一个建议段喜荣看起来不差但是能不能适应南边的风格谁也保不准。
    他只能给这样一个建议是机会还是灾难那可都不好说得靠他自己去搏。
    原本都是兴冲冲地来叙旧拉近感情这一下子给了这么一个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建议就把气氛给弄得凝重起来以至于段氏兄弟后续的话题都没有多大兴致了。
    什么话题还能比得过自家一辈子前途?
    三兄弟之所以提前来也是考虑到冯紫英一到大同城的话大同总兵、大同知府这些重要官员肯定都要设宴款待冯紫英而冯紫英又不可能在大同逗留太久所以真要到了大同各路神仙都要来拜会恐怕就没有多少时间来叙旧了这才提前来。
    只不过得到这样一个建议就打乱了三人的心思。
    一直到段喜荣离开时冯紫英才最后道:“若是四哥有意便尽早拿定主意给我来信兵部那边我还算有些关系好歹我现在也挂着兵部右侍郎的职衔另外尚书张大人那里我也能勉强说得上话……反正我是觉得去荆襄是个机会能打垮王子腾的登来军这份功劳可不是其他能比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