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4章 颤抖吧,蝗虫(第2/3页)  贞观俗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公府里养的那点鸡,也都已经赶到郊外了。

    “吾道不孤”

    秦琅感叹遇到了个好皇帝,李世民不是那种迂腐的皇帝,更不是不关心百姓民生的皇帝,也不会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来。

    大灾来临,皇帝也很急,也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抗灾救民。

    斗蝗换斗粟,这应当是皇帝给出最大的诚意了。

    现在就是他这个都捕蝗使发挥能力的时候了,全国上下一条心还不够,还得懂得灭蝗之法,否则一个月的时间一过,跳蝻进化成飞蝗,那时可就控制不住了,必须在他们进化之前,将它们的大多数都给灭掉,才能躲过这一劫。

    身为一个穿越者,哪怕不是专门的这方面专家,可毕竟见识要广的多,对于如何灭蝗其实他早就已经在考虑,也已经提前编好了数本治蝗手册。

    蝗虫烹饪手册、蝗虫饲料用册不过是他的治蝗手册编写之余的副产品而已。

    灭蝗说来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法子,不过是全民加入共同灭蝗,之前他已经在各地开始收购蝗虫卵,用来做鸡饮料,或是直接加进他的干粮铺材料中去。

    但毕竟只是他一家在做,力量微弱。

    如今全国一般棋,就要强多了。

    利用蝗虫还不会飞,以及他们逆人的特性,在田野里多挖沟,然后驱赶这些蝗虫到沟里,再将它们抓起来放手里溺死,夜晚则利用昆虫向火光的特性,在沟边烧火引他们过来。

    同时,让百姓把养的家禽赶出去,帮忙吃蝗虫。

    多管齐下。

    在斗蝗换斗粮的这种重赏之下,秦琅相信,应当能成功。

    秦琅红着眼睛,给各位捕蝗使们拿出了治蝗手册。

    “按此法动员百姓,蝗虫可灭。然则,也要让各地官吏们齐心协力,要启用问责制度,划片设区包干,每个官员各自要对自己的辖区负责,谁没有治好蝗,到时就问谁的罪,治蝗不力直接免官。”

    “治蝗表现好的,当嘉奖升官”

    “治蝗须用战时之法,要严格”

    秦琼等捕蝗使们对秦琅的这番话,都极为赞同。毕竟灾异天遣这种论调在大唐其实还是很有市场的,就算是萧瑀这样的重臣,只怕心里也对治蝗不是很赞同。

    所以必须要避免有官吏到时阴奉阳违,出工不出力。

    现在把蝗虫灾情跟他们的官帽挂钩,秦琅相信,这些家伙只怕为了个人前程也会很努力的去灭蝗了。

    “诸位巡视地方,都督灭蝗,对于那些不配合的,应当严肃处理,直接罢官免职,不用按平常的手续,免的他们占着茅坑不拉屎。灭蝗是全国一盘棋,若是有一州一县没控制好,到时便会影响整个大局。”

    秦琅派镇抚司的人在长安九门外支起了一排排的大锅,锅里不停的在炸着新捕来的蝗虫跳蝻。

    那一锅锅的炸的金黄的蝗虫,炸好后直接倒在巨大的竹席上,任由过往路人品尝。

    城门边,还张贴有镇抚司的灭蝗告示,有人在专门的诵读。

    皇帝亲自带头吃蝗虫,蝗虫有诸多妙用,吃了有病治病,没病防灾,蝗虫比鸡肉还好吃

    路过之人,有人惊讶,有人疑惑。

    有人忍不住试吃。

    突然一夜之间,整个长安城,好像都在议论蝗虫。

    蝗神庙虫王殿被定为淫祠,各地都在强制拆毁,蝗虫成了美食,甚至蝗虫能一斗换一斗的换粮食,更别说,皇帝还下诏说,若是有那些捕蝗数量极多极突出的,还将授散官、勋职甚至是能换来对亡父亲的追赠,对母亲的诰命。

    升斗小民们虽然也敬畏天地。

    可一旦肚子饿急了天王老子也不管的。

    现在粮食这么贵,就算有粮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