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3章 沉入忘川河的泥人(第1/3页)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镜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活在镜中。 对镜中人而言,镜子里才是真实的世界,外面的“真实”世界反而是只可想象却无法触摸的平行位面。 在尸骸星球上,当研究所里的人和空间以完全一致的比例被拉长时,人便成了镜中人,依然稀松平常的吃喝拉撒,与往常并无区别。 除非哪天镜子爆裂了,世界崩塌了,那么镜中人或许能在镜子破裂的瞬间,惊鸿一瞥的看见另一个世界。 目前在尸骸星球与研究所基地虽然被拉长了很多,但尚且能维持住。 镜子里的世界还算稳定。 基地和外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区别,以量子态存在的能量型实能的传递速度并不会受到距离被物理拉长的影响,这样的传递距离对量子态而言几乎等若不存在。 研究所里具备量子态的事物主要有两大方面,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 人类维持相对恒定的思维速度与身体层面的变化,稍微会带来一点错位感。 在人与外界产生信息交互时,大脑里的量子风暴运转与五感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稍微错位,出现了时间差。 大脑思维里产生一个念头,诞生一粒量子规律,再传递给神经递质。 被拉长的神经递质从轴突末梢出发,再到抵达下一个树突的时间变长了。 这会导致人的意识对时间的判断力出现错误认知,误以为时间变慢。 人脑思维会产生错判,潜意识里误以为自己的思维加快了。 其实并没有快,只是人体内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速度变慢了。 绝对时间的流速根本不受速度的影响,所谓的时间流速变慢,只不过是身处这环境里的“面条人”的错觉。 过去,所有的光速运动都是在曲率泡的保护之下,人体相对于原三维空间根本就等若静止。 人的求知欲永远没有止境。 尽管人类的飞行载具已经实现五百倍光速的超曲飞行,但人类依然想知道在没有曲率泡层的保护之下,人体以纯物理位移的方式在原三维宇宙中飞行时会发生什么。 比如人会不会变成光,又或者纯粹的能量? 在什么时候变成“光”? 是怎样的“光”? 还有,根据实能定理,人类已经证明空间永恒,时间恒定,飞行速度达到光速并不会让时间变慢又或者是静止,那为什么那些拥有超前视野和惊人智慧的古代科学先驱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坚定的认为物质飞行速度抵达光速,又或是靠近黑洞时,时间流速会变化? 没人敢小瞧古人的智慧,为什么睿智的古人会产生这种明显的错误认知,本身就是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学者们曾就此进行过无数揣测,也一直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尸骸星球旅行的意义,除了复活陈锋之外,本也是一场超大型的科学实验。 在这个计划执行之前,学者们已经做过很多次模拟实验,将不同的生物装在无保护的载具里,再加速至无限接近光速。 动物实验表明,在相对恒定的加速状态下,只要空气、压强、水等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然满足,在飞行速度无限接近光速时,实验动物依然存活。 人体实验也做过很多次,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还有另一个结论。 物理飞行的速度一定不能真正抵达光速。 当无限接近光速时,“面条人”和“面条动物”的身体将会被拉长至接近无限长的程度,神经信号根本无法从大脑抵达器官。 此时动物器官将会误以为自己已经失去大脑,开始“自暴自弃”,进入休克状态,并迅速死亡。 举个比较迷信的例子,大约可以理解为古代志怪传说中普遍认为,人的灵魂离体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身体会死。 至于彻底抵达光速时,人体会产生什么变化,虽然已经测试过很多次,但目前学者们还不得而知。 过去的飞行载具、实验动物以及志愿者在距离达到光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便已经由于被拉得太长而彻底解体,与物质被黑洞视界时发生的反应过程极为相似。 在这次的超大型实验中,让原始基因研究所附着在鱼星人尸骸星球的背面同步加速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陈锋的堆叠式记忆符号并不能以能量态长时间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