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5章 我想做什么(第3/4页)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尔森和伊伦两人才留意到他,赶紧给他介绍其他参会学者。

    其他人依然震惊于陈锋的年轻。

    之前为《狂人猜想集》的作者讨回公道一事发生时,不少人就已经知道他是个青年科学家了。

    但通常意义上的“青年”科学家至少也得过三十,最年轻也得是赖恩那样二十九岁,没想到陈锋能年轻到这地步。

    人们心头既惊讶又佩服,同时暗想果然是年轻人,十分桀骜不驯,不然也不会和ABI管理局刚成那样。

    没想到陈锋却不用劳尔森的介绍,对会场里几乎每个学者都能叫上名字来,见面就能打招呼,甚至还能把对方的成就说出个一二。

    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人,旁人会觉得这人对学术肯定很感兴趣,这小伙子涉猎面很广,挺勤学好问。

    但他是陈锋,他能叫出这么多人的名字,便显得他很并未因年轻有为而目中无人,很平易近人,热情谦逊。

    这给人的感觉很好。

    他很有绅士风范。

    即使是醉心于学术的科学家,也渴望得到同样等级的其他人的认可。

    结合他正在创办的星锋研究院,旁人们又能感觉到他的图谋甚大。

    今天会场里众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全球各地,他居然全认识,那肯定是想挖人啊。

    听说他给的待遇很高,如果他那边真有可以青史留名的重大项目,又符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是不能考虑啊。

    这会陈锋心情的确很好。

    来这里之前,他没想到会碰到这么多历史书里看过的名字。

    以前他对科学界没什么认知,现在他从三十一世纪回溯二十一世纪的科技进程都N次了,什么细枝末节的领域都揣摩过脉络,再加上他异于常人的强化记忆能力,要把这些人与科技史中的照片对上号,难度不大。

    只有几个科学家他没能叫出名字,也不是他不认识,而是这些人留在史料中的照片和视频信息和对方现在的年纪跨度太大。

    照片要么太老,要么太年轻。

    比如一老头年轻时还蛮帅,配的三十岁的帅照,就很恬不知耻。

    还有些四十岁的年轻人,现在成就不算高,到老时才学问大成,配图便是六七十岁老态龙钟的模样。

    但这部分人一报上名,陈锋立马就能知道这是谁,逮住别人的成就一通好夸。

    别人立马受宠若惊,赶紧互相吹捧。

    现场这感觉还挺别致。

    一方面是当代人佩服陈锋的年轻有为,另一方面是陈锋通过后世的观察佩服于这些学问家的终生成就,彩虹屁简直互相吹到飞起。

    伊伦现在已经是半个陈锋的人,全程陪同着。

    在正式会议开始前,陈锋和现场的人们互相认识得差不多,又和伊伦、劳尔森与另外两个诺奖得主站到一张桌子旁简单交流。

    这两位诺奖得主暂时没有跳槽的心思,手里项目也多,又是负责人,挪不了窝,对星锋研究院依然表示了极大热情,各种遗憾着自己很神往,但去不了。

    来自MIT的威尔逊实验室的负责人威灵顿博士好奇的问道:“其实我很想知道,陈博士您打算将星锋研究院建设成一个怎样规模的科研机构呢?”

    陈锋不假思索道:“最大、最强,一个不收学费的哈佛大学。”

    威灵顿和另一名正来自哈佛的诺奖得主双双愣住。

    两人有点想笑,但又觉得这不符合社交礼仪,对方也不是无知的精神小伙,语气还挺认真严肃的。

    来自哈佛的斯宾塞教授揉揉脸,“陈博士您真会开玩笑,我们先不考虑哈佛里的学者和优秀学生的价值,只说各大实验室和各大产业科技企业里的设备,您确定清楚要再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