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九章(第1/3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仅仅用了三日功夫,  狄青所率人马,便抵达了距水洛城不过十里的一处山包上。

    在有王韶那惹来诸多后续口舌的前车之鉴的情况下,  经陆辞等人的大力推动,  加上狄青的制举出身、文官身份也予以了一些便利

    赵祯早于半年前就已下令,恩准不设内臣督军,  将全盘指挥权完完整整地交到了他手里。

    况且反对他变向行军的人终归只在少数,  倒是身为他左臂右膀的张亢与种世衡都极为赞同,  很快便平息了那些个不满牢骚。

    当水洛城近在眼前时,狄青忽不急了,  甚至一反之前的紧迫感,  下令让各营就地扎营,  暂作歇息。

    跋涉数日、终得喘息机会的将士们纷纷坐着啃起了干粮,  而狄青则将张亢与种世衡唤到一边,直截了当地询问道“我若让你们点五千人,  往周边蕃寨一趟,  试召集那数万蕃兵的话,能有几分把握”

    张亢嘴角微抽,  不甚乐观道“至多三成。”

    能从容地游走在唃厮啰治下的蕃、宋、夏三境边缘,  仗着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兵力,可谓占尽便宜的这几股蕃民,  显然都老奸巨猾得很。

    先前之所以会向招抚他们的郑戩使者躬身,  多半是瞧在两线战局日渐明朗、辽夏难敌宋蕃二势的份上,才假意臣服,以免叫士气如虹的宋军伐夏时殃及。

    既是这般见风使舵的存在,  当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宋军因一时麻痹大意、竟就轻易被夏军夺走如此一座壁垒时

    可不得做壁上观,重新对宋军那忽高忽低的战力进行评估

    不过他们这份明哲保身、又带了几分有恃无恐的做派,倒也不完全是坏事他们不见得乐意真为宋军冲锋陷阵、正面迎击那天降神兵似的夏军,也不可能愿为有着世仇的夏军对大宋反戈一击,从而把近邻给彻底得罪了。

    “那便不必去废那功夫了。”

    狄青对这答案并不意外,果断地放弃了驱使蕃兵的念头。

    他紧接着将话锋一转,与二人商议起军情来“何以破贼”

    这座曾让郑戩一派不住鼓吹的城寨,如今落入敌手,就一下调转头来,结结实实地挡了他们的道。

    种世衡不假思索道“不论那部曲由谁统领,其目的不外乎要借此径入大宋腹地,绝不会在此多做逗留。”

    此处边境的守卫皆依托于密集分布、可相互呼应的宋寨。

    在速战速决后,哪怕水洛城再好,夏军都将面对随时要支援来的临近宋军,岂不是自投罗网

    但凡不是个疯傻的,都将在补充军备后,继续南下。

    张亢深以为然道“不错。水洛城一破,他们必将集中兵力,朝守备薄弱的腹地突进,城中至多留上数百员唱那空城计,迷惑我等罢了”

    狄青微微点头。

    于是只稍休憩了一个时辰,他便重新整军,循着地上的新鲜马蹄印,继续朝南追去。

    在他们风风火火地抛下身后的水洛城后,又过了半日,临近军寨才终于商议出个结果来,两位各点了三千兵马的军都指挥使姗姗来迟,围住了早已人去楼空的水洛城。

    而浑然不知早有人一路风驰电掣,追在了夏军主力后头

    狄青领追随他时日最长的六千前军,轻骑上路,快速而隐秘地朝环州推进;张亢将次军,以步卒为主,随后跟进,随时准备听令支援狄青的前军;种世衡资历最轻,负责将后军,主理辎重的输运。

    除了最初还能寻着一些夏骑兵留下的蹄印外,很快狄青就发现狡猾的李元昊也意识到这点,亡羊补牢地故布疑阵,不仅有绕行山路、靠浓密草植掩饰大军蹄印,更有假意分兵、往不同方向奔去,来混淆视听的举动。

    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