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第三十九章(第2/3页)  升官发财在宋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滕宗谅故作惊奇地挑了挑眉,冲朱说和善一笑“原来你便是摅羽弟话里常常出现的那位朱弟啊”

    朱说对自来熟且好围着陆兄打转的一些人,素来就无特别的好感,就连他甚喜文笔的柳七郎,也花了颇长一段时间才让他改观。

    滕宗谅表示惊奇的强调虽有那么些浮夸,让他暗暗蹙眉,但语面上还是善意的,他便也投桃报李,礼貌性地回了一笑“幸会滕兄。”

    在简单地打过招呼后,二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不出意外地从对方眼里看出几分相似的不以为然来,就默契地收回作揖的手。

    接下来,一人各据陆辞一侧,同陆辞仍是有说有笑的,却大大方方地无视了对方。

    因二人的态度太过自然,以至于陆辞虽感到两人间的气氛有点微妙,但要细究,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

    滕子京和范仲淹,不该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同年,相互理解理想抱负的至交好友么

    陆辞越觉有异,也不说破,只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起来。

    然而不等他细忖,朱说忽然抛出的一个话题,就将他的注意力给引走了大半“回乡这些时日,我上街采买了一些当地上好的细瓷来,摅羽兄可要过目“

    陆辞挑了挑眉,颇觉有趣道“我原也准备提醒你,难得回去一趟,不若购入一些当地特产来密州城里倒卖。只是想着你素来守时,既说了十日往返,就不会拖到十一日去。而要在十日跑个来回,本就有些勉强,再给你添些别的任务难免不切实际了些,没想到你却自觉地很,自己记得了。”

    看来朱说不知不觉间,已被他染上不少生意经了。

    朱说不由笑了“因车马颠簸,携带不便,价亦是高昂,我购入的并不算多,只得这些。”

    他似献宝一样,将小心翼翼包好的那两套茶具拆开,放在陆辞跟前的圆桌上。

    陆辞仔细查看一阵,满意地点了点头“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完全称得上是上品。更难得的是,你这一路奔波,也未留下半道细纹。若你同意,我便替你寻个好买主,价上不叫你吃亏。”

    朱说踌躇片刻,还是说道“可否只卖一套”

    陆辞毫不犹豫道“好。是有人提前向你预订了么”

    朱说微赧“若摅羽兄不嫌,敬请收下。”

    陆辞微讶,然后忍不住笑了“那我便不多客气,谢谢你了。”

    再好的物件,也是让人用的他当然值得用最好的东西。

    目前之所以不那么讲究,不过暂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罢了。

    既然是朱说的一片心意,又因对方已小有积蓄,并非送不起,陆辞就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见陆辞跟朱说其乐融融,滕宗谅不免有些眼热,忽出言提醒道“虽说现今政通人和,商贾不似前朝般受人鄙薄,可总有迂腐而不知变通者。摅羽弟也好,朱弟也罢,行商贾之事时,难免悖业儒之道,还是不宜轻易叫外人知晓了。”

    毕竟在主流士人眼里,上可以取科第得富贵,次可以开门教授,以受束脩之奉,才是儒业正道。除非生活特别贫苦,别无他法,或是屡考不第,否则大多数士人还是有着士人的矜持,轻易不愿改业的。

    尤其陆辞现已购置了房产、近百亩田地,又雇佣得起数位佣人,哪怕只靠收租,也足够维持家计。

    在许多人眼里,他几是毫无必要再分心再经营生意了。

    陆辞颔首,虽认同滕宗谅的好心劝告,还是有些无奈“确实不乏人一昧墨守成规,守业儒之旧,却不知商人众则入税多,也是利国富民。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朱说忍不住回味一遍,双眼发亮地赞道“摅羽兄此言甚是在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