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遍地狼烟(第1/2页)  回到明朝当小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米脂县。

    “大老爷大老爷”

    “可是绥德方面的援军到了”米脂知县陶寿龙焦急的问道。

    “不,不是。”管家喘着粗气说道。

    “那你倒是快说啊。”米脂知县陶寿龙喝道。

    “绥德来人,要咱们弃守,遣散所有百姓,进入安定、清涧二县,并叮嘱我们,要焚毁武库、粮仓、官仓。”

    管家在那里自顾自的说着,知县陶寿龙已是无心再听下去,或许米脂千户可以撤离,弃守,他乃是当地父母官,是有守土职责所在的,如何弃守即便弃守,日后朝廷追究,自己如何辩解守又守不住,退又退不了,这几日他一直愁的头发都白了许多。

    “大老爷”管家说完半饷见自家老爷不吭声于是问道。

    “啊。”陶寿龙缓过神来叫道“快,鸣钟,击鼓,召集官员商议军情。”

    在明朝县衙均是有定制,县衙门前都修有钟楼、鼓楼。钟楼是县内每逢大事才会敲打,而鼓楼是县呀召集官员开会用的。

    “好嘞。”管家转身就往外跑。

    “回来”陶寿龙叫道。

    “在,大老爷。”管家急忙跑了回来说道。

    “通知内眷,全部撤离,去安定,再通知全县百姓撤离,去安定、清涧两个县城都可以,切莫在绥德停留,你安排完这一切,就跟着家眷一起去安定,如果我还能生还,到时去安定相会。”陶寿龙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一定要保住全县的百姓,他们已经不易,怎忍心在让他们经受战火的洗礼

    “大老爷,绥德就在后面,为什么不去绥德”管家问道。

    “绥德去不得,那里将是主战场,胜败尚且是未知之数。”陶寿龙催促道“时间不多了,快去办吧。”

    “大老爷,我这就去办,完事还来这里听差。”管家说道。

    “不行你必须跟随家眷一起撤离。”陶寿龙说道。

    “大老爷,那你这头”

    “我离了你,也可以,但家眷那边,离不开你啊。”陶寿龙很无奈的说道。

    “大老爷,请放心,老奴定会护他们周全。”管家说完磕头拜别知县陶寿龙,转身出去办差去了。

    在明代只有知县才可以被尊称为“大老爷”或“堂尊”。

    整个米脂县随着流寇入境的消息乱了起来,百姓们纷纷携家带口,前往南门方向,顺路南下,很多军户,军士更是整队整队的叛逃,很快就形成了兵祸,他们四下掠夺百姓,钱粮财务以及年轻女子。吴堡也没能幸免,知县知道不可为,直接带着家眷以及兵丁前往清涧县城避祸,至于朝廷追究与否,已经管不了那么许多了。

    两个县城拖家带口,又一次流民大潮,朝着绥德与清涧两个方向滚去。与米脂、吴堡的情形不同,葭州县则是厉兵秣马的场景,八万人的队伍,折了一万余人丝毫没有给这支队伍带来任何影响,反而人数还略有增加,王二放出南下的消息之后,也在整顿军备,他将队伍一分为二,他亲率本部主力兵马,与刘国能、赵胜合兵一处,共计六万人马进攻米脂,将手下另一员虎将徐开才引两万人马与裴超一同进攻吴堡,合计三万人马,大军在葭州稍事整顿,就如同滚滚洪流一样冲向各自的目标。

    绥德州城外二十里处。

    “哎呀这不是榆林卫马远志马千户吗”庆阳卫千户邱明华离得老远就打起招呼来。

    “恕在下眼拙,敢问你是。”榆林卫马志远拍马上前询问道。

    “哈哈,在下庆阳卫千户邱明华。”邱明华笑哈哈的说道“头两年,咱们在指挥使司衙门见过一次,当时在下就被马千户的英雄气概所折服啊”

    “不敢当,不敢当”邱明华这个马屁拍的马志远相当的舒服,刚才的戒备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