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3章 皇上,咱得去灭了他们(第1/2页)  扛着AK闯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爷,朝鲜,被灭国了”曹文泰下马走到刘鸿渐身前低声急道。

    “小曹你莫不是跟本王开玩笑别扯犊子了,皇上找我到底啥事”刘鸿渐拍了拍曹文泰的肩膀笑哈哈的道。

    朝鲜国偏居一隅面积不大,但人口却足足有七百余万,虽士兵战斗力跟卫所兵不相伯仲,但奈何地理位置好呀

    除却与大明有相当一部分国境线之外,剩下便是长白山这道天然的屏障,而其他三面皆是海洋。

    外敌若想攻打朝鲜,要么便是自海上玩儿登陆战,要么就必须翻越长白山这道天堑,呵呵,既然是天堑,又岂是那么好过的。

    “王爷,卑职岂敢拿军国大事来开玩笑”曹文泰见刘鸿渐不当回事立马急了。

    “东厂奏报,十几日前,建奴余孽代善联合罗刹国一部军队,横穿了长白山脉突袭朝鲜,朝鲜猝不及防仅五日便被拿下了都城汉城,那朝鲜国主李倧下落不明,很可能”

    “我次奥”刘鸿渐见曹文泰一本正经也是心中大骇。

    他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李倧这个爱笑的大叔还欠他军械所十万两银子没给,这特么的,若真是如此,本王找谁讨银子去

    代善这狗n养的还真能折腾,罗刹国毛熊吗翅膀都硬起来了呀

    “走,进宫去。”刘鸿渐再不迟疑翻身上马,张罗一声数百亲卫便向着京城奔去。

    且说内阁在得知朝鲜国被建奴余孽闪电般灭国之后,当即捶胸顿足联袂去了乾清宫。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自己的小老弟报仇哦,不,是劝服崇祯从长计议,所谓从长计议就是一个拖字诀。

    原因很简单,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万历三大征耗尽了大明最后一点精血,特别是三大证之一的朝鲜战争,前后八年耗费白银不下千万两。

    大明财政收入本就低的可怜,张居正改革留下的那点家底儿挥霍尽了不说,还倒着连裤衩子都赔了进去。

    以至于到了后来,国库跑老鼠,朝廷竟穷的连国内的流民都整治不了。

    内阁深知崇祯皇帝好面子,得知消息必定要派兵出关替朝鲜复国,至于能派谁,还能有谁他们即便是用脚指头都能想到。

    朝臣倒不是因为嫉妒刘鸿渐功勋卓著,而是刘鸿渐打仗,实在是他费银子了,花销之大足以让世人瞠目,此是其一。

    大明朝经历数年的各种折腾才倒是安宁下来,如今正是休养生息、百废待兴的时候,官员、百姓都已经厌倦了刀兵,民心思安,此是其二。

    朝鲜国偏居东北,自大明出兵需要度过数条宽阔的河流包括鸭绿江,其补给线也会十分漫长,大明连年大灾本就缺乏粮米,国力不支,此是其三。

    包括内阁首辅李邦华在内,几乎所有的朝臣一边倒的上奏疏提议大明按兵不动、休养生息,待年后从长计议。

    代父监国的朱慈烺哪里经历过这般大事,当即便请出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崇祯。

    崇祯自然知道朝臣们的忧虑,事实上他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凭良心,三百年来朝鲜国是对大明最敬重、也是最听话的藩属国,向来是大明说往西李氏朝鲜绝不会往东。

    丁卯胡乱、丙子胡乱导致朝鲜国屡遭屠戮,身为宗主国已经令崇祯过意不去,而区区一建奴余孽,竟又打了大明朝的脸。

    崇祯刚得知这一消息时便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只是朝臣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近两年安国郡王刘鸿渐用兵虽然百战百胜,可数次大战之下,只抚恤赏银前前后后发出去不下五千万两。

    大明举国上下皆思安定,民心不可不考虑,更何况听闻那代善背后还一个罗刹国

    崇祯思虑再三并未听从朝臣们的意见,也没有急着下旨,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