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发大财(第2/3页)  明朝败家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个价钱,你找得到吗你等回去,药到病除,不断学习治疗之法,从中收获的是多少,又可救治多少人,难道你们开医馆,给人治病,不要银子的贵字你们也好意思出口。

    有时候,单单讲道理未必是能讲通的,毕竟一个人对付着几百张嘴,总会有人心疼,舍不得,于是助教叉手这也没办法,是师祖的吩咐,师祖对你们很关注啊,成天问你们学习的如何了,看看,这是什么样的情分,他将你们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他怕你们回去,不学无术,当然要为天下的病人负责,所以才让你们订购期刊,你们订不订,不订把名字报来,我记下。

    订订订大夫们再没什么说辞了,争相恐后的要交钱。

    他们的手头,都还算是宽裕的,只是心里有些舍不得罢了,可现在本来是一件讲道理,又或者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事,偏偏演化成了是要出钱还是要命的问题,你看看,这像话吗掏钱吧。

    众人争先恐后的交了钱。

    这一批的大夫,才算是毕业,收拾了行囊,各回各家。

    紧接着,新的一批大夫,却已陆续抵达,第二期的培训,开始。

    交易所里,西山药业终于上市了。

    在内部,宫中和方家已经先瓜分了内部的原始股,此后,再推出来,早已得到了风声的人,顿时开始疯抢。

    价格在一日之内,狂涨一倍。

    银子是不值钱的。

    许多人已经看明白了。

    尤其是真金白银,变成了宝钞,宝钞的信用虽然足够,只要你想兑换,随时可以取兑,可是这通货膨胀的压力,依旧不小。毕竟海外源源不断的贵金属,送到了钱庄,天知道钱庄的金库和银库里,到底储藏了多少真金白银。

    当越来越多人,广泛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储蓄,便成了一件让人觉得可笑的事。

    储蓄的越多,意味着你手中的财富每年都在流失,因而,投资和消费,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这银子,能花就花吧,有什么可省的,今年省了十两银子,到了两年之后,可能这辛辛苦苦攒下的十两银子,便连现在九两银子的东西都买不着了,还不如吃了喝了。

    又或者,拿去买一些股票。

    而这些银子,通过股票,则又流入了各个大商行的手里,大商行趁此机会,拿着银子去扩大生产,又或者,进入西山药业这样的地方,拿着这些银子,投入巨额的金银,去研究新药。

    人们开始对于这一切,开始习以为常。

    西山药业的研究所,开始不断的扩充,而试验研究的人手,却是不足起来。

    偏偏这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必须懂得药理,具备一定的学识。

    因而,这药业的薪俸,哪怕是寻常一个小研究员,竟每月都有二十几两银子,倘若运气好,借着机会能发表一篇论文,收益更大。

    这对于许多雇工而言,收入是十倍以上了。

    西山书院开始变得越来越时兴起来。

    越来越多人,对于科举,开始不太热衷,却将能进入西山学院,成为目标。

    这种心态的变化,其实是很可以理解的。

    科举太遥远,三年能中几人数十年寒窗苦读,鲤鱼跃龙门的概率,却还是小的可怜。

    反而是西山书院,野心大一些,混个学职,照样光宗耀祖,收益不菲,哪怕是混的不好,毕业之后在学兄和教授博士们的推荐下入职建业药业这样的地方,依旧可以优渥和体面的过日子。

    前者虚无缥缈,候着则是脚踏实地,两相对照,更多人已经厌倦了那些八股之法,何况科学院,现在已经隐隐有取代翰林院的趋势。

    陛下问策,开始越来越重视科学院的意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