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解决刘丹丹(第2/4页)  我是要成为高富帅的男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过来人我拉拉家常,您还没有结婚吧?”

    面对王如意怡然温和的问,刘丹丹自知失态,平复了下心情,尴尬地看了看两个好地竖起耳朵听着的学生回道:“还没有。”

    “也没有兄弟姐妹?”

    “我83年出生的,那会儿刚好赶上独生子女政策大力实施……”

    王如意面上多了一分了然,笑着继续道:“刘老师家里,是香世家吧?”

    “恩,我父亲是一位仍在供职的高中教师……”父亲特殊时期被打压得很严重,回岗位后仍坚持着工作,对她来说,正是父亲的这份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感染了刘丹丹,也才让她觉得其神圣,从而更加不容许别人侮辱。

    对于王如意的转移话题,她觉得有些怪,但家访家访,唠家常本来也是应有之义。张馨月的母亲在一旁坐着,对于女儿成绩关心的她不是第一次见到刘丹丹,但家访是真新鲜,也没有急着回去。

    王如意看她神情,大致就将其家庭背景和遭遇猜了个七七八八,笑得更温和的同时,心里也有些感慨:“刘老师,你为什么想着来家访,而不是直接就在班上宣布,不让他当班长了呢?”

    “恩……他毕竟还是孩子,就算有了些什么过错,也是可以原谅的,只要及时纠正过来……如果我那么做的话,他的自尊心被伤害到了,对我和班级只会更加抗拒。”刘丹丹想了想,说道。

    “这,就是你跟我们教育方法的不一样了。”王如意竖起一根手指,似抓住了关键点,对她说道。

    这时,张馨月的母亲来了兴趣,她也很想知道,张彻这样的成绩,是怎么教导出来的。至于林安琪和张馨月,早就听得专心致志。

    “自尊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对于大家来说,似乎各有各的理解,我们常说怕伤自尊怕伤自尊,但自尊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立的,这些年局里常派我们外出考察,对于教育方法问题,我们的观念,确实还存在不少桎梏。”王如意喝了口水,面对一双双聚焦在自己身上的眼睛,笑了笑从背后的包里拿出一本工作笔记,“大家看看吧,这是我在北京听专家调研作出的一段教育工作的笔记。”

    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有条件的自尊需要一些预设标准来获得,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达到这些标准而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现在开始流行一种说法,是我们自己年轻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就强加给儿女身上让他们去实现,却从不考虑他们是否愿意。多数时候,这种强加是不自觉的,还会以“为你们好”的借口放上去,言谈身教间,子女也会不自觉去汲取,大家似乎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成功与否需要在别人的目光中去验证,但没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在参加那次会议之前,我对张彻也是这样,直到有一次,他坚持不念去学一年音乐,吵到最激烈的时候,他冷静地对我说,妈,我不是你的复制品,也不是你的泥偶,我想像个树苗一样自己决定怎样去成长,而不是靠别人揉捏成一个漂亮形状。”王如意的目光带着一丝追忆,似乎那段往事还在昨日。

    “那时他的目光太冷淡了,让我都止不住害怕,这是我生出来的儿子吗,他就是这样看待我的吗?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经常呆,那之后才真正去关注他,了解他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不是我想让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