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7章:变本加厉(第3/4页)  明末黑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蛮夷。

    “王兄,若是朝廷不愿出兵,该当如何是好啊”

    朱审烜并不想让朝廷过多干预藩国事务,可无奈自己势单力孤,加上代国的人马恐怕那难以迅速剿灭岛上的东虏。

    苦兀岛比其他封地小得多,可若是仅有四五千人马上去进剿,一时半会还真难以得偿所愿,倒是件颇为棘手的事情。

    朱传齎听罢便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将此前双方心照不宣的事情直接挑明“莫不如如此这般,你我二人联手上奏,首先,将岛上中部的封地分给诸多郡王,不然代、晋两国无力供养众多郡珉。其次,恳请朝廷出兵进剿岛上东虏,若朝廷不允,则申请追加给每国三万两银子与一万石米的剿寇费用。若是不答应,你我二人便不会就藩”

    第一要解决土地,第二便要解决东虏,二者缺一不可,朝廷让他们移藩,就要给藩王更大的便利才是。

    朱审烜一听内容,正合自己心意,立刻拍案叫绝“如此甚好照王兄所言,棘手之事便迎刃而解了王兄大才愚弟敬佩直至”

    眼下虽不知道岛上东虏战力如何,但只要朝廷肯出兵,让王府的家丁在后面跟进,大军便能稳操胜券了。

    代王所说的这条妙计可退可进,朝廷大致也能承受,算得上是能为他们二人争取最大利益的方式了。

    在苦兀岛上安置两位藩王以及十六位郡王,对朝廷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其余的地方仍旧极大,可以用来安置其他藩王。

    哪怕将周国的三十七位郡王移至广袤的北美,也不会有丝毫的问题,光看地图上的面积,那里起码可以安置上百位郡王。

    朱审烜觉得苦兀岛有代国和晋国便足以,其他藩王拖家带口前来也没地方可住了,只能选择去堪察加、马加丹、阿拉斯加以及北美了。

    最好将其全都赶到北美去,这样的话,自己以后便有机会可以将本国的兵力运往马加丹,进而扩张本国的地盘了。

    得到了晋王的支持,朱传齎不禁心花怒放,满面春风地说“贤弟认同便好,此事须趁热打铁,明日,你我二人便进宫面圣,陈述利害关系,想必太子殿下与朝廷均会酌情考虑”

    朱传齎觉得关于上奏之事并非是子虚乌有,而是确凿无疑的,眼下藩王无力进剿岛上东虏,朝廷派兵相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有剿灭岛上的东虏,才能让藩国的子珉心神大定,专心在岛上落地生根,长久发展,否则不光是无法移藩,太子所说的光复失地就更无从谈及了。

    能顶个光复功臣的头衔固然更好,但只要让代国在苦兀岛上重建,朱传齎就十分满意了,这比在大同城里要宽敞多了。

    自己占据本岛的三成面积,麾下少说也有上万子珉,手握上千兵马,那将是何等的气派呀,完全是一副君临天下的风范嘛。

    除了麾下的兵马少一些之外,与当年的成祖皇帝已然别无二致了,这样才是独当一面的大明藩王,也算是没有在世上白活一场。

    一想到能号令三军杀得东虏一败涂地,朱传齎便有些心旷神怡了,能够作为中兴大明,光复失地的藩王,实在是感到太荣幸与自豪了。

    就像太子所言的那般,只要能够成功,便必定会载入史册,被后人们所颂扬,此等光辉功绩决计不会亚于成祖北伐。

    朱传齎非常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第一个为大明收复失地的藩王与中兴大明的首功之臣

    从今往后,提起大明藩王,后代子孙们首先便会想到代王朱传齎

    朱审烜也认为的确如此,趁太子鼓动他二人移藩海外之时,必须开出合理条件才能同意移藩“王兄所言极是,殿下宅心仁厚,上善若水,定可体谅我等难处”

    只要朝廷能够派兵将岛上的东虏重创便可,无须清理干净便可收兵撤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