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重大利好(第2/3页)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社的朋友相遇时,两位主任被昌达公司的高效率所折服,“没想到你们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把三期工程全部建起来了,你知道,富源县其他轮胎公司达到年产四五十万的规模,一般都用了三四年时间。”联社一把手老孙啧啧称道。 “回禀领导,昌达集团的项目赶上了好时候,汽车行业现在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轮胎业也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在这么好的形势下,云天哪敢有丝毫懈怠的理由不抓紧时间工作,对不起所有人啊”关云天调侃道。 “说的也是,云天一向善于把握机会,抓住机会,遇到这样的好时机,以你性格,当然不会放过了。”联社副主任老常跟关云天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之间非常了解。 “两位领导可别给我戴高帽,没有你们的支持,我啥事儿也干不成。” 关云天顺便提到了有关专家关于最佳经济规模的建议,还提到了自备发电厂的事。 “怎么,现在年产六十万的规模还不够大吗”老孙问。 “规模大小倒没有任何规定,专家们通过理论计算和实践证明,产量达到年产一百万才是最佳经济规模。” “我们是外行,不明白最佳经理规模是啥意思。”老常道。 “所谓最佳经济规模,是指企业的生产、管理、水电蒸汽等要素处在最佳配比状态,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生产要素都发挥出最佳效能,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据专家们测算,如果在最佳经济规模状态,每条轮胎的生产成本比现在还要降低百分之十。”关云天解释道。 “听你这意思,难道还想继续扩产”老常知道关云天的做事风格。 “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百分之十,这是个什么概念要说不动心,那就是我在领导面前撒谎。可是”关云天欲言又止,似有难言之隐。 “云天,你想说扩产需要资金吧”老常道出了关云天不好说出口的话。 “不光是扩产需要资金,据一位业内专家,也是我的一个朋友说,如果规模达到一百万,用电量巨大,县里供电局恐怕很难同意配套,说不定需要企业建自备电厂,真要这样,建设自备电厂的资金,可能比项目本身扩产所需资金还多。”这个因素,也是关云天在联社两位领导面前难以启齿的原因。 “哎哟,真要实施这一步,需要的资金可不少呀云天,咱们是朋友,我就推开窗户说亮话,连项目扩产带建自备发电厂,以县联社的实力,我们可能无法满足你的资金需求,毕竟县联社不能光支持昌达公司一个单位,你说是吧” 老孙这话虽然不十分好听,但道理一点也不差,本来嘛,县联社肩负着支持全县城乡经济建设的重任,不可能把很多资金都贷给昌达公司一家企业,那样做无论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还是对金融机构肩负社会责任的要求,都是不合规的。 通过这几年的交往,关云天不仅跟联社副主任老常,甚至跟一把手老孙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哥们,在他们面前说话早就没有什么忌讳了。 想了想,关云天硬着头皮道“可是扩产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听了专家们的建议后,我也做过计算,不算原有利润,仅仅达到经济规模后降低的这一块成本,也就是因成本降低而多出来的这块利润,在五到十年内,就可以连本带利回收扩产和自备电厂投入的资金。如果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大块利润从面前流失。” 老孙低头考虑了一阵,他突然抬头看着关云天,“这么大的事,光靠县联社是不现实的,云天,这两年跟农行的刘行长还有联系吗” “刘行长,前年你给我引荐以后,我去他那里拜访过几次,近一年来,由于事务繁忙,就很少去拜访他了。” “哦,如果你想实施扩产,我建议你应该去拜访农行的刘行长。”这是老孙的建议。 “嗯,是该拜访他,你们两位领导跟我一起出面吧。” 关云天当然知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但要拜访刘行长,从礼节上应该邀请引荐人一同前往,至于他俩是否愿意跟随,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你去找老刘办事,我们就不跟随了。”老常把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