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引言(第1/2页)  风华绝代之山海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羲和――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羲和的本意是旋转的日光,原始形态来源于远古初民对日月的崇拜,或者是部落的族名创始人,在时代的更迭中她由最初的『日母』演变成『日御』

    在后来不断演化发展中,羲和又作为太阳神话、天文史官的代表人物,明确地承担了文化的功能载体,并集中表现在古诗词文化环境中的运用上。

    人类心灵深处有一种远古遗留的心理结构,它是通过人类之间的遗传和文化积淀继承的。

    中国太阳神话原型,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用现代话就是说,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这个女子,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这是关于羲和的传说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看,羲和是十个太阳的母亲,当之无愧的日神,但是『语言的疾病』(马科斯·谬勒语)也会滋生出新的神话。

    就羲和二字的理解而言,衍生出了两个神话体系,并且说明了生日神话的产生必然诱发与这相对的月神话。

    所以中国部分学者认为:羲和、常仪是通为一人,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因此,羲和也是一位日月女神。

    羲和又是太阳的车夫。《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弭:平息;崦嵫: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意思是说: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马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驱使着太阳前进。

    因为有这样不同寻常的本领,所以在上古时代羲和又成了制定时历的人。《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意思是说于是指示羲和,密切注视着时日的循环,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羲和成了时间神,她是时间的控制者。

    后来在羲和伴日的故事发展中描写耐人寻味。羲和在与东方天帝结为夫妻之前,长得秀美异常,结婚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她的外貌、语言、情感方面的描写。

    有的只有她做的事情:为十子准备光彩夺目的龙车,看着十子消失在虞渊这才驾着龙车,在已经变得清凉的夜空中,掠过群星云彩,朝着汤谷赶路,去迎接下一个当班的太阳。

    十个太阳除了严格遵照自己的职责按部就班地由母亲牵引着从汤谷来到虞渊,让母亲为它们洗去一身的尘埃外,故事没有在外貌、性格、内心活动、语言等方而添加任何笔墨。

    平常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作比喻,称为: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之后也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

    原始人类对于日月的观念有一个特点,就是即以日月神为日月之本体。

    可见古人曾经用同一个词来指称太阳神和月亮神。从日神羲和与月母神常羲的丈夫都是帝俊来看,似乎已经透露出她们曾是一人。

    由于人类最先进入母系氏族,与此相应,最初的大神在原人心中无一例外全都是女性神。

    常羲实际上就是羲和的倒称。和属歌部,常属阳部,韵为通转。

    《竹书纪年》――阳甲,注:一名和甲。和转为阳,犹和转为常,并为歌阳通转。

    日神羲和倒称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