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西套小青(第1/2页)  帛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匈奴对外霸权,对内相对宽松。楚汉战争前后奔逃的先秦贵族后裔与流民大都逃到匈奴,冒顿时代的西汉也出现过两次大规模难民涌入匈奴潮。他们进入匈奴之后,有的成立单独的附属部落,居民住在汉区;有的加入匈奴部落,居民杂居。

    小青身上流动着二分之一汉人的血液。小青全名叫青铜侠,是匈汉混血,他父亲是逃难过来的汉人,母亲是匈奴人。少时在汉区长大,因为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常被问到:

    “你是匈奴人吗?”

    “你是汉人吗?”

    他被迫选择。

    他选择做汉人,他常被汉族同伴骂为“杂种”,他感觉憋气。

    他选择做匈奴人,骑上马拿起弓矢,常被问起“你是哪里人?。”

    他游走宁夏的绿色草原、黄色大漠、赤色群山。他决定只做匈奴人,做冒顿统领下的匈奴人。

    儿时混血儿的困扰没有给他造成心理阴影,长大后小青阳光幽默。他认为人生在世,使人快乐是最重要的。

    冒顿视察左贤王阵营时,第一次见到小青。小青是左贤王侍卫长。

    那天,单于走进左贤王帐营,他此次之旅是来了解左贤王战营战斗力情况。打仗前他要了如指掌士兵训练,武器检验。

    检验工作后,营帐内只剩下左贤王和他的侍卫长。左贤王要侍卫长给单于端上一碗黑清酒。

    冒顿见他长得不像纯正匈奴人的样子,便问:“你是哪里人?”

    “回单于,青铜峡人。”

    “西套人。”单于说。青铜峡属于西套地区。

    “单于,是的。西套有三彩草原绿、大山褐、土青铜。还有两彩...”虽然他始终低着头,但他感觉单于愿意和自己说话,便主动介绍自己曾经的家乡。他光顾着说话,不小心把端着的黑清酒全洒在了冒顿穿着的薄如绸缎的白裘皮服上。

    冒顿穿的是白滩羊裘皮服,是最昂贵的裘皮。

    英俊的冒顿对马和服装很讲究,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他的喜爱宝马轻裘。他偏爱两种颜色,黑和白。他要么穿黑皮革,要么穿白轻裘。即使冲锋陷阵他的衣服都能保持成型。

    左贤王见小青把黑酒洒在了单于豪华的裘皮衣上,他的心揪了起来。

    冒顿反倒像没事人一样。

    左贤王见冒顿没嗔怒,赶紧对小青说,“小青,还不给单于擦干净。”

    小青从自己衣服的口袋里取出点东西赶紧跪下给单于擦裘皮。说来也怪,他每擦一下裘皮,渍迹马上消失,他三擦五擦白裘皮崭新如初。

    “小青,你拿什么擦的?”左贤王看到后感到很奇怪,不禁问道。

    “白宝!”小青说。白宝是一种粉末,专门擦抹白羊皮的各种渍迹,一抹就白。它是由贺兰山繁缕的花和果做成,小青母亲家几代人靠生产白宝为生。

    贺兰山下的宁夏平原上有一种羊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名字,它们叫滩羊。他们的羊毛柔软,细腻,雪白。羊毛抽线容易,有韧劲儿,底绒少,绒根清晰,可做成绸缎薄的裘皮,穿在身上轻便,保暖性能很强。这种羊只能生长在宁夏平原那个地方。

    那的牧民大多靠养滩羊及衍生出的工作为生。。

    牧民一般分为五种工作。养滩羊的;收羊皮的;熏羊皮的,漂白羊皮的、成衣制作的。

    养滩羊把羊羔养到四十五天,杀掉羊羔,取羊皮。四十五天的羊皮上做出来的裘皮最细密、皮最轻、保暖性最好。

    收羊皮的采购羊皮,卖给羊皮熏黑做柔软处理。

    熏羊皮的把羊皮熏黑,使生羊皮柔软,然后卖给羊皮漂白的。

    羊皮漂白的把羊皮漂白成洁白如新,卖给做裘皮成衣的,裘皮成衣制作是最后一个工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