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表扬(第2/3页)  清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妈出门一个星期,只有她和哥哥两个人在家,她可是被哥哥各种欺负呀!哎!不过如今想要被哥哥欺负一次也是不能够了。

    这一年是陆瑾恒与父母兄弟分开过的第一年,在这个以家族为家庭单位的时代里,过年只有这么几口人显得格外冷清。不过好在有个活泼贪玩的明佑在,清婉觉得虽不如往年在京城喜庆热闹,倒也平淡温馨许多。

    果然,年夜饭上刚刚还在仰望星空思念亲人的陆瑾恒,在感受到长子小明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给他夹的一块年糕时,立刻抛开思乡情绪,开始望儿兴叹起来,仿佛有种吾儿初长成,可以为父分忧的感觉。

    相比年前的忙碌,年后的拜年活动则要轻松许多,但赵氏依旧以养胎为由,谢绝了各种社交活动。

    自清婉从叶府会来,一直到元宵节也都没有再出过府。刚开始柔婉酸了几天,再到后来见也没有人再邀清婉倒也就平静下来了。

    既没有调皮可爱的明佑在这儿玩闹,又没有小性子柔婉在这挑拨,更没有电子产品来打发时间,清婉瞬间觉得无聊得很,过年又忌针线,清婉便只好以练字来打发时间,本也没想着能写的多好,可没想到个把月写下来,竟然也小有成就,如今的字在同龄姑娘里已是很能见人了。

    常媛的婚期已定在六月初六,如今她已不在适合出门做客,或是继续上课,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嫁妆。常府当初虽是为常媛才请的林嬷嬷,但并没有因常媛而停课。

    于是二月初五,清婉与柔婉继续去常府跟林嬷嬷学习规矩礼仪。

    明佑新年也已五岁了,大都官宦子弟都是五六岁就开始启蒙。明佑又是陆瑾恒与赵氏的嫡长子,自然望子成龙,希望给他早点启蒙,加之赵氏快要生产,不能时刻陪伴照顾明佑。因此,陆瑾恒于年前便开始托人给明佑找启蒙先生。

    莱州不比京城就业率高,且陆瑾恒自上任莱州通判一职,虽没能贤名远播,却也略得上级认可、百姓爱戴,因此很快就有两三位落第举人与秀才有意做陆府西席。

    陆瑾恒与赵氏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两三位应征者,相比陆家子弟在京城的求学之路的艰难,在这儿幸福来得太突然,两人一时竟不知选那一个的好。斟酌许久,终于定下了一位据说满腹经纶、博古通今的落第举人做明佑的启蒙先生,于二月十五正式上课。

    这位名落孙山的举人姓李,单名一个瑞字,三十岁中举后便开始考进士,却屡试不中,直到年过半百,依旧没能在科举上更上一层,期间也开过私塾,也曾在上任同知家里担任西席。

    陆瑾恒与赵氏对李先生似乎甚为满意,赵氏早在年前便已备好院子,如今又让人从里到外重新洒扫了一遍,丫鬟小厮也已都已安排妥当,如今只等这李先生登门入府。

    陆瑾恒于二月初十在家备好酒席,派家下管事把李先生从城南接入陆府。

    清婉虽没见过这位据说博古通今的李先生,不过按照古人的论资排辈的观点,也不难想象这位先生的摸样。

    果然如清婉所想一般,这位李先生是一位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老者,说话说到高兴时就用手捋一捋頬下的山羊胡须,一副儒者气派。

    虽不知这位李先生的教学质量怎么样,但自他开始给明佑上课以后,明佑便不像以前一样粘着赵氏了,倒也不辜负陆瑾恒与赵氏的一翻心血。

    清婉与柔婉每天依旧去常府学习礼仪,不过现在上课不在像以前那样紧凑,每上五天课便休息两天。按照林嬷嬷的说法,她已经把她所能教的都教给我们了,如今就是要我们把她所教的这些规矩礼仪带入生活中去,便已学得了七分,如若把这些规矩礼仪带入我们生活的言行中,便已学得九分了,如若我们把这些规矩礼仪运用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便是学得十分了。

    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