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章 第三回落榜万琰失宜去教职心切父母定议上公学(中)(第2/3页)  商霸西门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礼仪不周,请先生休怪!”西门达有点故意的对万先生说道。

    “晚生不经意分神,不怪丫头的。”万琰回过头来,也回过神来,略显尴尬地说道。

    但后边的谈话已经显得无关要紧了,西门达不过是在应付和敷衍,让最终的推拒变得更不伤面子一些。万琰也渐渐觉得谈话好像偏离了题意,变成了一些闲谈和瞎扯,后来就索然无味中结束并告辞了。

    西门达梦想的是给西门庆能有机会博取功名和前程,注重的是学问和应试,万琰自己应试屡失,信心尽丧,显然不合适做西门庆的老师。再说他注视曲儿的轻佻举动,甚至西门达觉得万琰只会把西门庆带坏而不会学好,到时做人做事都成问题,更别说前程与功名了。

    推拒万琰之后,西门达虽也记挂在心,但始终碰不到也找不到较为合意的教书先生,为西门庆找老师的事就暂时搁置了。西门庆照常在村子里跟一班孩子们玩耍,倒是十分快活。

    西门镇在清河县里算是个很大的村镇,四五百户的人家摆布在一大片平原上,各式草棚、茅屋、木阁、砖瓦房都有,有贫家孤间,有一般人家的排屋,也有富人家的院落大宅。住家房前屋后多半都种些果树或蔓藤瓜果,或干脆就开辟个菜园。春夏初秋之际,倒是绿茵遍地,瓜果飘香,一派欣欣向荣的田园乡村景致。

    村落北边半里地是一脉葱茏的山岭,东西南三面则是一大片平整的田野,放眼望去,很远才有山岭。槐香河从西向东流向村子西侧,然后往南,再折向东边流去。槐香河河面宽阔,是西门镇的母亲河,农耕用水就靠它了。槐香河跟县城的清河是相通的,但县城地势高,清河是一条支流,流入主河道之前筑有一个拦河坝,以便农事灌溉取水,所以航路就不能通达。槐香河倒是跟县城东南的临清河相通,要去临清码头可以走水路。当然槐香河里鱼虾不少,有不少渔夫就以打鱼为生,捕鱼到镇上甚至到县城卖。

    西门镇周边远近也有不少的小村庄,不过三五十户人家的庄子,但远没有西门镇那么大。西门镇上有一条小街,街上有食店,有杂货铺,有集市。小街上的小店每天都开张,吃的用的都可以买到,但大集市每三天一次,村上和周边远近的村子乡民来赶集,肩挑车拉把要卖的运来交易,想买的也是趁集市日采办。集市日也是行脚商贩的好日子,贩运各式杂货或其它新奇物品来卖,赚钱讨生活。

    西门镇的村民以复姓西门为主,其它杂姓只有不多的十几户人家,也都已搞不清楚什么时候参乎进来的了,而西门一姓的远祖都是一家,其实起初就是一户西门人家,时代久远之后就繁衍出一个大村子来,慢慢地演变成了市镇。

    镇上人家的房屋就围绕着村镇中心的西门公祠建开来。公祠成了村民的活动场所,除了祭祀活动外,镇上有什么其它公众活动都在公祠内或前面的小广场上进行。

    紧靠公祠,建有三间房子,作为公学。镇上村民虽然世代农耕,但依然十分希望镇上能出来个人物,好给西门家族光宗耀祖。族中按人丁摊派出资建了这几间公屋作为学堂,聘请先生给族中子弟授课。族人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说西门祖上曾出过一个大官,也是贫穷出身,寒窗苦读,最终考中进士,做官做到刑部尚书。这个故事一代一代的流传着,村民们都确信无疑,并一直就怀着很高的期望,期望亲眼看到进士上榜报喜差役进村,更期望看到西门姓大官衣锦还乡的盛景。虽然这样的盛景即使在村里年纪最大的村民眼前都没有出现过,但是这并不妨碍西门氏们怀抱着永不磨灭的憧憬。

    当然,也不是村里所有的孩子都会到学堂来学经授业,虽然到这里来学习只需要分摊先生的工钱,花费很低。有的穷苦人家还是上不起或者不舍得上这个学堂。还有一些富人家的孩子也不上这里学经授业,富家一是希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