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惊变乱议政西南(第1/5页)  [再生缘]归路晚清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春色晴好,孟家上下开始忙碌,收拾行李,准备上京城去。下人中哪些随去,哪些留在昆明,也得提前安排妥当。怎奈下人在主子跟前,就如同朝臣在皇帝面前一样,有他自己的小心思,这不,有人想留下,有人愿意跟着走,趁着孟丽君定亲府中上下都喜气洋洋的,主子们心情好,或是求孟夫人,或是求章飞凤,求到孟丽君跟前的也不少,一时间越发忙忙乱乱。

    内宅的事儿,用不着孟士元操心,只消紧着起复之前这一段时光,尽情流连诗酒便好。这天孟士元正鉴赏一副前朝虞集的真迹,就见孟福进来报说:“京城梁丞相府上来人,请老爷示下。”

    孟士元被扰乱雅兴,原有三分不耐烦,一听是梁鉴遣人来,才转怒为喜,急命快带进来。

    来人是梁鉴的心腹,名叫张顺,进门给孟士元行过礼。孟士元先笑问:“你家丞相安好?”一面命人给他端张小杌子。

    张顺道:“回孟大人话,我家老爷都好,让我问孟大人好。老爷上月二十打发小的出京,原本早几天就该到的,路上不太平,刚出京城不远就上流民,因此耽搁了时日。”

    孟士元心中疑惑,京畿乃是首善之区,周围竟然会有流民。一边仍是点点头,道:“你一路辛苦。除了京郊,之后路上可还遇见流民?”

    “路上还好,只是到了安顺以后又遇见流民,小的蒙丞相栽培,这几年也走过不少地方,倒是有惊无险。”

    “难为你了。”孟士元一个眼色,一旁早有小厮将一个重重的荷包送到张顺手里,张顺眉花眼笑地谢了赏,孟士元命人好生将他待下去歇息不提。

    梁鉴寄信的时候还没收到孟士元的信,自然不回提元熙好端端的要给刘奎璧做媒的事,除京城朝臣之间种种勾结、拉拢、倒戈、反目外只说了一件事,孟士元看完,脸就沉了下来。

    孟嘉龄、孟丽君兄妹被叫到书房,孟士元阴着脸,伸手把信递过去:“自己看。”兄妹俩心里奇怪,接过信来,看完各自一惊——李朝叛臣坞必楷渡江入侵辽东,建州尽叛,辽东都司东宁卫指挥同知重伤,指挥佥事战死,东宁、定辽诸卫百户以上阵亡十六人。辽东都指挥使、指挥同知革职查办。兵部举荐云南总督皇甫敬为辽东总督,领兵部尚书衔,节制辽东军政诸事,元熙准奏。

    *

    李朝自李成桂立国以来,传至李隆已有百年,李隆性好鱼色,冷酷昏聩,有大臣敢于劝谏他便施以酷刑,自他即位,朝鲜两次发生“士祸”。另外他还毁弃佛像,将寺庙改做妓院,因此民怨沸腾。总之朝野之间怨声载道,外戚王昌趁机收买人心发动政变,另立李隆的异母弟李怿为朝鲜国王,国家大事皆掌于王昌之手。李隆也算机灵,一见不好,立即带上王后、太子出逃——他在位三十年,再暴虐也总有几个效忠于他的人——竟给他跑到大齐境内,请求内避。①

    当时正赶在先帝薨逝元熙登基的当口上,朝中上下哪有心思管藩属国的家务事,随便派了个使臣,晓谕李朝迎回李隆。谁知道这使臣刚过了边境,竟然被王昌派人杀了,或许王昌觉得反正是撕破脸了,索性连李怿一并废了,然后王昌自称高丽皇室后裔,自立为王,非但如此,王昌更以讨还高句丽王城故地为名,发兵辽东。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时间文武百官群情激奋,纷纷上疏要求发兵李朝,而且越是平日文质彬彬的,反而越是一副掀拳撸袖,恨不能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的样子,于是乎,一开始对王昌不以为然的人,也不得不表个态,以免被人攻击。

    事情就是这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别的不说,自开国近两百年,承平日久,武备驰废,除京城团营和九边重镇外,各地卫所早沦落成花架子了,平时领饷银的有五千多,真去查,加上老弱能有三千就是好的了。

    兵不够,还能再招募。那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