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翔地记(第1/3页)  我想选你,靖王殿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景琰,你带兵是个熟手,朕想把巡防营交于你节制,如何?”

    巡防营关系着皇城各中枢机关、各王府侯府、各大臣官邸的平安和它们彼此间的平衡。谢玉获罪后,太子和誉王对这个位置争执不下,没想到,在静妃生辰这天,梁帝以贺礼的形式把巡防营交到了萧景琰手上。

    梅长苏一直让他低调韬晦、不可冒进,领了这个差事,萧景琰便忐忑不定,离宫回府后,立即急匆匆进了密道。

    密道中靠近出口的地方各有一间密室,萧景琰快走到苏宅的密室时,突然感觉到前方有人,他疑惑地停了脚步,举灯小心翼翼地缓步向前,走了几步,便见一高大的人影。

    “见过靖王殿下!”施礼之人正是禁军大统领蒙挚。

    萧景琰颇感意外,问道:“你怎么在这?”

    蒙挚立即解释了一番,得知是誉王到了,萧景琰只好坐下和蒙挚一起等。

    气氛突然很尴尬。

    萧景琰想说点什么,却发现他和蒙挚似乎没什么话题可说……明明每次与梅长苏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怎么现在就找不到话呢?实在太尴尬了!和梅长苏在一起,不说话的时候看看书也没觉得尴尬呀!这时,萧景琰看到两人中间的案几上有本书,就抓起来看。

    《翔地记》。

    没听说过。

    萧景琰翻开了这本书,书不厚,但上面写满了批注,字体清雅俊秀,一看就是文人的笔迹。

    “这里的批注是苏先生所写吗?”萧景琰问道。

    “应、应该是。”蒙挚支支吾吾地道。

    萧景琰想,应是誉王来了,梅长苏随便拿了本书塞给蒙挚让他在这里看着解闷,蒙挚却对这种书不太感兴趣,没怎么看,因而并不清楚书中情况。

    为免继续尴尬,萧景琰没再说话,低头看了起来。一页页翻来萧景琰倒觉得有趣,书中讲了一些地区的奇闻轶事,而梅长苏的批注有解释、有补充、也有吐槽,处处都是点睛之笔。

    但萧景琰心中一直想着巡防营的事,看书时难免走神,看了一会儿,密室的门开了。

    梅长苏进来见多了一个人,脸上现出惊讶之色。梅长苏素日里总是一幅波澜不惊的样子,萧景琰还没见过表情如此生动的梅长苏,不由看呆了。

    但梅长苏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一行人出了密道。

    与梅长苏一席谈之后,萧景琰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不过隐约里他又觉得梅长苏可能在安慰自己,毕竟事情已经这样了,说他做错了也于事无补。梅长苏的厉害之处在于,就算仓做错了什么,也能想办法为他弥补而不是指责,对此萧景琰感到一阵欣慰。再想到以前梅长苏说的话虽然有时难听,但也是为了他好。而现在他们的相处越来越融洽了,萧景琰已经体会到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们将来的大业考虑。

    这次是梅长苏主动结束谈话,萧景琰知道连续接待了几波客人,都是费心费脑的活,梅长苏确实累了,连忙起身告辞。

    走了几步,萧景琰看到几案上那本《翔地记》,此时他的心放了下来,便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道:“这本书着实有趣,我刚才还没看完,先生不介意我拿过去借读两天吧?”

    平时在不涉及原则的事情,梅长苏对萧景琰提出的事情一向极为大度。上一次他询问苏宅用的皂角,梅长苏对此并不知情,便找来负责此事的吉婶。吉婶说给宗主使用的物品不敢随便,一向用江左盟自制的,每月都由江左盟从廊州送来。连梅长苏也没想到很多日常用品不是在京城买的,但他还是很大方地叫吉婶取一些给靖王带走,并吩咐以后再送的时候,多送一份,直接送到靖王府。没几日,江左盟便送了一车东西过府,萧景琰仔细检验,都是些日常的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