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第十章(第2/3页)  (亮瑜)共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好奏至一处高潮,周瑜也借机出言打破了与孙权之间的沉默。

    “刘备乃是慈善君子,此前信中所言之事,不如作罢。”孙权自知对不住周瑜信中的殷殷嘱咐,叹息地抚上周瑜单薄的肩膀。

    周瑜听闻此语,顿时一阵心绪激动,喉间翻起腥甜之意,几乎呕出血来,脸上优容浅笑几乎维持不住,玉白的面庞血色尽褪,苍白到近乎透明泛出青色,他强忍下怒意道:“曹操未挟持天子前,世人也多道其是仁义君子。”

    “此乃二事,岂可混为一谈,孤心下已有计议,公瑾不必多言。”孙权转头正好与刘备目光对上,他隔空举杯,遥遥一笑示意。

    “主公!”周瑜不死心地继续开口。

    孙权讪讪,没有回应他,目光看向宴会中翩跹起舞的舞女,假作专心欣赏之状。

    “主公此前信中可是与瑜应允了,如何今日却有反复之意!”

    “向日孤对公瑾言听计从,未有一事不允,唯有今日之事,公瑾还须听孤之言。”

    孙权对周瑜感情不可谓不深,也最懂周瑜,见他手指发颤,知他是气得狠了,他不会轻易被诸葛亮三言两语离间,今日不听周瑜之劝,不是不信周瑜,而是希望信任周瑜,将可能的威胁揠灭于微末之时,他方能信任无疑地像往日一般全心重用周瑜,这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周瑜。

    故他不去看周瑜,以免心生不忍。

    周瑜气极:“主公仁慈不忍下手,为了东吴日后能与曹操二分天下,瑜只好逾越了,还望主公见谅。”

    言罢,霎时便从桌上持起一只酒杯就要往地上摔去

    孙权见自己软言半日,周瑜却仍是一意孤行,全然不把他的话语放在心上,心头无名火起,他按住周瑜冰冷的手,沉声道:“这东吴,是孤的东吴,还是公瑾的东吴?”

    一语诛心,周瑜竟被孙权这番质问怔住,不敢置信地望着孙权,不信自家主公何时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

    自然是你们孙家人的东吴,吾为了孙家的东吴,为了不负义兄临终相托,呕心沥血日月可鉴,岂有一丝私心!

    孙策在时,岂会对他说出这种话来!

    周瑜心中又委屈,又悲愤,又急,又怒。

    欲待开口辩解,却不知该如何去辩,因为从未想过。

    脑中只是一片空白,激得眼前阵阵发黑,皓白雪齿死死地咬住颜色浅淡的唇,在孱弱的唇瓣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因为充血而显得鲜艳得刺目,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主公不信瑜么?”他抬起黑白分明的眸子,美丽得惊人,也单调得惊人,像是冬夜里下过了一场大雪,失去了其他的颜色,唯有荒凉无望的黑,与苍寂孤凉的白,天上飘落的细碎雪花,给苍寂的黑夜蒙上一层冰冷的晶莹。

    他执著地盯着孙权,看到主公躲避的眼神,明知道答案,内心却仍是坚持着不愿相信,只是直直地看着他的眼睛,想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一丝否认的意味。

    可惜没有,孙权偏过头去,不敢也不想对上这哀凉愤怒的目光。

    “公瑾乃我江东股肱之臣,吾岂有不信之理。”

    “臣,知道了。”他很少在孙权面前自称为臣,以前是不必,然而时至今日,方才醒悟其中有太多不妥。

    他突然感觉很累,力不从心,他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想质问孙权是不是听了外人挑拨,为什么不肯采纳他的计策,想问,主公为什么不肯相信他,但是他始终没有问。

    周瑜苦涩一笑,自己也有错,想来自己自恃和孙家昔年的情谊,不经意间,犯下许多君臣间相处的大忌,也不怪主公对自己起了猜疑。

    他知道,这一切和刘备那席某个笑得高深莫测的家伙脱不了干系,可是知道又有什么用呢,能被外人挑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