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放火(第1/3页)  重生成渣男他闺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夏家爷儿几个算下来,虽然官阶不高,但十分有钱。

    祖上有人做商贾,积累下来了丰厚的家产。

    当朝商贾的后人也是可以考功名的,满朝堂里大半站的都是既有权又有钱的臣子。

    百年传承下来,造就了当朝从皇帝到百姓都喜好享乐奢靡、炫富铺张的风气。

    当朝皇帝也很看得开:只要你花得是自己的钱,管你怎么挥霍奢侈,臣子家的门面越敞亮,越显得当今盛世太平不是?

    有着皇帝的默许纵容,有钱又好面子的臣子们自是不会委屈着自家,只要不逾制,就想方设法地让自家从内到外都过得光鲜显赫。

    百年下来的风俗使然,夏家人也不是什么畏畏缩缩的性子,这个年头笑贫不笑娼,你家里若是太过低调朴素,反而还要被人看不起,民风如此。

    所以夏家的府第,在附近这一片住宅中,也算得是相当显眼的了。

    门头鲜亮,屋高院阔。雕梁画栋,金彩辉煌。

    因住的是祖上传下来的宅子,没搬到官家住宅区去,周围全都是平民居,就更显出夏府的富贵来。

    这年头,有眼不识泰山的人多得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三个靠入室偷窃混迹于世的惯偷儿,一路从南偷到北,近日偷到了京里来。

    官贵人家不敢偷,就把主意打到了平民商贾的身上。

    先在城西瞅着大户偷了两三家,顺风顺水没惊动官府,胆子便渐渐大了,这几日又瞄上了城东。

    白天在城东摸了摸情况,踩了踩地形,挑中了门户鲜亮的夏家。

    谁能想到一个官家会把宅子建在平民区里头呢,三个外地面孔又不敢同人打问。

    经过两三天的准备,三个人于今夜悄悄摸摸地行动了。

    非常熟练地翻过丈高的墙头,借着草木掩护身形。

    三个人专门挑了个大风天,夜里西风猛,风声可以掩盖脚步声和衣料响,满地乱飞的枯叶杂草也能让值夜的人放松警惕。

    三个人谨慎地在黑夜里穿行,不过片刻,就看到不远处黑黢黢地伫立着一座大院子。

    三个人偷得多了自然有眼力,一望便知那院子必是这府里某位主人的住处。

    ——这感情儿好,屋里必定是有值钱东西的!

    三个人经验丰富地往院子后方去。

    从后面的院墙跳进院去,通常女眷的房间都在后头。

    偷女人最合适,一来女人首饰多,值钱,二来女人的警觉性不比男人高,三来,若是一不小心被人发现,还可以立刻制住女人做为人质。

    三人配合默契,悄悄儿地掩到门前,掏出薄薄的小刀片,轻而易举便将里头上着的门闩拨开了。

    仨人放轻脚步,慢慢踏入房间。

    进门是个堂屋,通常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三人颇有经验地直接往西边的侧间去。

    西边多为下榻的寝室,寝室门也不会从里面上闩,小心翼翼地推开,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入目先是轻纱所制的大幅幔帐,这种东西也就是富户人家才有的了,一般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就是起个装饰作用,一端高高地挂在房顶,一端垂落在地板上。

    张三李四各伸了一只手把幔帐左右挑开,王二麻子在中间向着里面瞅。

    今夜虽然风大,月光却也是很亮堂的,透过雕花窗棱洒下来,照得半个屋子一片雪亮。

    月光洒落的地板中央,一个还不到人膝盖高的小婴儿正立在那儿,脸上带着狰狞的笑意,一手拿着一团宣纸,另一手拿着个还没来得及吹亮的火折子,看样子是想把纸点着了。

    然而此刻听到门开的轻微响动,一张小脸儿带上了几许惊讶地扭过来看,正和要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