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湖有妖气(22)(第1/3页)  与猫同行[快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抵达红叶镇之前, 最后一程, 程澹与张玉凉走的是水路。

    晨间, 碧罗溪上水雾氤氲, 遮蔽了阴沉沉的天,也掩去了水下的暗流。

    一叶乌蓬小船从芦苇深处划来, 船杆翻搅水波,于阵阵涟漪中逐渐向着对岸仿佛正在沉睡的古镇行去。

    戴着斗笠的船夫站在船头,一边行船一边哼唱南方歌谣,歌声轻柔绵长,顺着溪水流淌的方向远远地飘向前方。

    程澹与张玉凉坐在船尾, 一人拿着刚采下的新鲜莲蓬剥莲子,一人手持钓竿做姜太公垂钓, 鱼钩无饵, 却自引得一群蠢乎乎的鱼儿上前盘旋。

    北方此时已经有了入冬迹象, 雪都下了几场, 南方却还像是刚刚入秋,溪面上随处可见残荷莲叶, 还有许多莲蓬。小船一路漂游而下,程澹已经吃得满嘴都是莲子清甜的味道了。

    “在行驶的船上钓鱼,真能有收获吗”程澹剥出几颗莲子,剔除莲心放到一旁的小竹篮中留待日后泡茶用, 顺手给张玉凉喂了一颗。

    “愿者上钩,该有自然有。”张玉凉运起神力敲晕一条鲈鱼,顺势甩动鱼钩将其钓起, 放入鱼篓内,面不改色地胡说八道,“到了红叶镇,咱们找间饭馆,请厨子用这些鱼为我们做当地的特色菜。”

    程澹倚在他身上,好奇地问“什么饭馆能允许客人自带食材”

    “红叶镇南斜巷有一间百年老店,鱼做的一流,允许,甚至鼓励客人自行带鱼前往。”张玉凉扬扬鱼竿,又有一条红鳞鲤鱼上钩,晕头转向地被塞进鱼篓,“我有一个分神周游天下时途经此地,有幸品尝过老板做的一道清蒸鲈鱼,滋味鲜美,回味无穷。”

    正吃着莲子的程澹被他说饿了“那我们进红叶镇的第一站就去吃鱼。”

    “好。”张玉凉笑了笑,回头在他唇上偷去一吻,唇齿间乍然溢满莲子的甜味。

    程澹淡定地往他嘴里塞了颗莲子。

    小船慢悠悠地漂流于溪上,直至天光乍破,晨雾尽消,才不疾不徐地靠岸。

    过了浮桥,踩着湿润的石阶上岸,红叶镇便到了。

    如果说长安的早晨是热闹而充满生机的盛世之景,那么红叶镇必然是陶公心心念念的桃源秘境。

    微凉的风携带着水汽飘摇过街巷,似雾非雾,营造出一种幽微而慵懒的氛围。地面由青石铺成,高低不平,但每一处突起皆被经年累月的踩踏打磨成恰到好处的圆润,既不显得湿滑,亦不会硌脚。

    青砖黛瓦的宿舍错落地立于连绵的街头巷尾之间,有院子的人家栽花养草,靠水的人家浣纱涤衣,既不靠水又无院子的人家就在墙角栽一丛文竹,枝叶灵秀,苍翠欲滴。

    再往高处看,不远处的山上苍烟翠霭,钟灵毓秀。那是红叶镇闻名于世的千年古茶园所在之处,也几乎相当于这座与世隔绝的古镇唯一与外人有所关联的存在。

    天色方明,街道上零零散散摆了几个摊位,走着几个买早点的人,并不热闹,却也一点都不冷清,反而给人以静谧安恬之感。

    这里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有一双澄澈的眼和一身不染尘埃的气质。

    他们终日远离凡尘,过着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生活,故而内心通达,鲜少有俗事和矛盾侵身。

    当然,这样的生活有好处也有劣处,有人喜欢也有人看不上,因此红叶镇内时不时会走出一批向往繁华、名利的人。

    只是这些人绝大多数都会在晚年时期回到此处,并且因为亲历过红尘,亲涉过苦海,所以越发珍惜这种曾被抛弃的平静日子。

    程澹和张玉凉见到的老人里,有好几个是这样的人。

    离开过红叶镇的居民和一直在红叶镇生活的居民气质有极大的不同,他们两人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