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势所趋(第1/3页)  天下红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天下红妆最新章节!

    两日无事,只听闻曹皇后醒后时常大怒,立政殿里摔碎东西,杖毙奴婢的事情时有发生。

    有人忧愁自然有人欢喜,目睹一系列经过的淑妃娘娘无疑是最欢快的一个,虽然月妃在这次宫斗中占尽上风,但却绝不是示好的时候,因为那个能处理后宫内斗的男人始终没有出面。

    后宫发生这种大事情,连皇后都气得吐血,不管如何皇上是一定会过问的,但已经两日过去了,皇上的景阳宫却没有任何动静,就连负责传递皇上旨意的冯公公也是不见踪影,只有一个叫李穹的太监忙上忙下。

    淑妃暗暗记住了这个叫李穹的太监,因为她知道皇上驾崩之后最有可能接任冯公公总管太监位置的就是此人。

    而楚乐儿此时对周围的事情毫不过问,她手里拿着一支金钗,正是那只飞凤金钗。皇后有一件事没说错,楚乐儿的确偷了飞凤金钗,只不过是在立政殿风波过去之后,她的目标很明确。两个线索,一是大通钱庄黄金去向,二是从宫里流传出的孔雀胆之毒。

    对翠棋下毒的人错就错在下了最烈的毒,却将孔雀胆之毒的线索引到引到宫里去。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能饲养孔雀的只有皇宫,那唯一的线索就是宫里,可惜的是,这线索在楚乐儿眼里却是那么幼稚可笑。

    因为关于孔雀胆,世人普遍有个错的离谱的认知。只有精于药石的人才知道,孔雀胆之毒跟孔雀的胆囊根本不是同一种物件。据楚乐儿所知,所谓的孔雀胆之毒,其实是南方的一种大斑蝥去头脚之后的毒物。

    既然孔雀胆并非孔雀胆囊,那这条线索自然是那个愚蠢的下毒之人故意留下的。对方将自己引入宫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于是她将计就计,既然对方想让自己入宫,那宫里肯定有对方留下对付自己的后手,只是这后手只是曹皇后或者淑妃?如果是这样,那对方也太小看她楚乐儿了。她如此高调行事,一是为了引出幕后黑手,二是她想看看,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大唐皇帝到底在等什么,即使她大闹了一场,李仁宗始终没有出面。这让她隐隐有些担心,莫非最近各方势力已经开始进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毕竟自己从未到过京里,对时局发展更是谈不上了解。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场局面里处于什么位置,唯一的方法就是先让自己入局,即使成为一颗小小的棋子,也比什么都不知道好。

    可是她的分量还是太轻了,光凭一个月妃的分量根本连入局的资格都没有。没有分量的棋子要想入局,除非能打乱这场棋局,立政殿风波不过是小事,更让她确定的是,这局棋里,连皇后跟淑妃也仅仅是看客。

    金钗是新铸的,虽然真是李仁宗赏给曹皇后的,但黄金的密度却跟普通黄金的一样。楚乐心里无比清楚,大通钱庄的黄金是怎么来的,那些经过置换反应得出来的金子纯度肯定要比普通黄金高得多。换个说法,如今皇宫里铸金的地方用的并不是大通钱庄的黄金,那么这批没有进宫黄金去了哪呢?

    翠棋之死的线索就这样断了。

    楚乐儿觉得是时候去宗人府看一看十年前的云章之一案的档案了。

    要翻阅宗人府的档案只能是刑部三司官员,当然有李仁宗的亲笔手谕就不一样了。楚乐儿甚至毫不避讳拿着李仁宗的手谕就进了宗人府。

    十年前的档案有些陈旧,但字迹却非常清晰,三司会审过程更是记录得一清二楚。所有程序没有任何疏漏,其中更有云章之与突厥人的亲笔函印章,通敌一事铁证如山。档案之后更有处决云章之的结果,通敌叛国罪,连诛。

    满是疑云的案件却没有任何疏漏,但楚乐儿却看出了最重要的一点——云章之至始至终都没有道出通敌的原因。

    她重新翻阅了云章之的通敌信笺,若非亲笔写,楚乐儿实在想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