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庄园(第2/4页)  穿成贾南风怎么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刚买下这些地的时候,都是光秃秃的,哪里有现在这样的好模样,多亏了冯叔,把荒芜的半山田,变成了现在稻麦瓜果、牛羊鸡鸭俱全的富饶之地,还供给了府上的开销。”

    冯贺连连摆手,说自己当不得这样的夸奖。

    他是个五十七岁的老头了,但可是记性好着呢——他知道这庄子里每一家佃户的名字,记着他们的孩子几岁了,记着王老头养了几箱蜂,记着一片片的庄稼,该什么时候收割了。

    “这庄子上产的蜂蜜,是槐花蜜。”冯贺向贾南风介绍道:“也是咱们自己一亩一亩地种出来的。这蜜除了送去府里,还能在宝源店里,卖上一笔好价钱呢。”

    贾南风留心听他一点一点的介绍,“……新修的水渠不太好用,灌溉不到山下,每年撒种的时候,麻雀多得是飞来啄食,晚上留心守着也赶不走,就叫娃娃们天天打雀,五十只换半框杏子。”

    马车在田间行走,那劳作的佃户都知道是主家的车马,纷纷行礼。

    贾南风已经明白了西晋的土地和人身关系,因为战乱的原因,这种关系非常不牢靠,战争一打起来,老百姓就得被迫离开土地,成为流民,而土地就变成了无主田,被豪门大户所占据。

    有田,有人,但田不为这些人所拥有,而是成为豪门大户的隐户,为其耕种土地,而国家即使知道庄园经济只能膨胀世族,但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流民的问题。

    大庄园经济成为了主流,甚至东晋比现在还要夸张,然而士族庄园经济其实也有其积极进步作用的,因为可以吸引大量流民进入庄园耕种成为佃客,避免他们沦为强盗或奴隶。而且大庄园比自耕农更具活力,因为人多而又服从管理。

    看到黑压压的人群,这些隐户不入户籍,不向官府交纳田租户调,也不服杂役,其实生活的比普通百姓还要好,对主家也充满了感激,见到贾南风的车马停下来,就纷纷拿出自己珍藏的好东西,请贾南风收下。

    贾南风不收,而且还把郭槐准备的铜钱撒了出去,引得孩童一路嘻嘻哈哈地追逐。然后冯贺负责将隐户中年高和怀孕的女人挑出来,贾南风又分别送上了鸡鸭和米酒。

    贾南风大部分时间用来辨识稻黍、桑麻,对自己的庄园有了大致的了解,什么地方种的是麦、粟,什么地方种着桃、李、杏、梅、枇杷等果树,她已经明白。

    只是让她有些失望的是,之前郭槐说的庄园里还有纺织、酿酒、烧陶等手工业,其实发展地并不好,只能满足自给自足。

    这反倒给贾南风提供了机会,在日后便开始了翻天覆地的计划,不久之后她的这座庄园便一跃而起,成为洛阳城中人人侧目、人人议论、人人追捧的国中之国。

    郭槐和贾南风在庄园里住了两天,赶在初七卞家下聘的日子,返回了洛阳府邸。

    卞氏果然如约前来,初七丁酉日,一辆辆牛车抵达贾府,内装纳采之礼,媒人先将纳采的文书呈上,此时一般的人家,大概就是些“主婚某人,有女某地某人凭媒某人议定配某人为婚,受聘银若干、礼钱若干,择吉某日过门成婚,此系两愿,再无言说,今欲有凭,故立婚书存照。”

    但卞氏文名昭著,掌握了文学的技巧,所以可以把婚书写得文采斐然。他们的文书就从两家的源流开始写起,抑扬顿挫地念了一堆,贾充和郭槐听得连连点头,贾南风拖着两个等着吃糖的弟妹听得昏昏欲睡。

    只听得“济阴卞氏男卞玄仁伏问贾公,浑元资始,肇经人伦,爱及夫妇,以奉家庙,今请秘书监挚虞嘉宾为媒,以礼纳采。”

    挚虞作为卞氏邀请的媒人,将纳采之礼呈上,有大雁一对、羔羊一双、酒十坛、脯腊三百斤、醢一百斤、黄绢六十匹——

    贾府婢仆罗列,啧啧观赏纳采之礼,贾南风只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