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分歧公开(第2/3页)  巅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照本宣科,与县长办公会研究事项完全一致。谈到招商引资工作时,于铁涯突然放下发言稿,微笑道:

    “昨天我和海波接待了京都燕腾集团罗总,通过我们大力引荐和实地考察,罗总对黄海的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交通运输都很满意,有意向在黄海镇经济开区兴建分厂,投资额将达两个亿!”

    两个亿!会议室里一阵轻呼。

    刚到黄海就拉来几个亿投资,而且来自京都,无形中提高了于铁涯和邱海波的威信,使他们在今后经济工作中说话更有份量。

    曾卫华不熟悉京都企业,问道:“燕腾集团是做什么的?”

    “上市公司,总规模名列前一百位的央企,主营是化工、塑料和橡胶制品,以出口为主。”

    曾卫华略感不快:央企老总到黄海,两个臭小子居然藏着掖着,连县委记都不通报一声,怕别人抢功么?

    当下又问:“分厂主要生产什么?”

    “应该是农用化工产品,有关细节还待后面进一步接触。”

    “黄海镇开发区什么态度?”曾卫华没如于铁涯想象那样立即表示欢迎,反而转向郑冲。

    昨天郑冲也参加了接待,被罗总和于邱等人描绘的美好蓝图深深打动,遂道:“开发区有能力也有信心合理安置燕腾集团分厂,保证提供一切便利,促使项目顺利实施并投入生产!”

    “噢——”曾卫华淡淡应道,没说什么。

    会议室陷入微妙的僵局。

    招商引资两个亿,明明是件好事,然而曾卫华暧昧不清的态度无形中降低了热度,所有人都在琢磨究竟怎么回事。

    方晟打破沉默,道:“化工是高污染行业,开发区做好承受环境污染的准备吗?”

    郑冲道:“人家是央企,排污治污技术国际领先,来投资办厂当然有配套措施,不会对开发区环境造成影响。”

    郑冲从房朝阳手里接任后,采取一系列截然相反的举措,也动了不少房朝阳提携的干部,两人由此心存蒂芥。

    房朝阳不紧不慢道:“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未必应用于实际,高污染行业都是这样,说一套,做一套。也难怪,人家到这儿是来赚钱的,不是配合你搞环境整治,能省则省。”

    “我们会在合同上注明双方权利义务!”郑冲反驳道。

    庄彬已看出方晟和房朝阳的反对之意,也站出来说:“郑常委,大家都是从基层上来的,哪个不知道合同什么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这话怎么说?”邱海波眼见一件好事竟造成争论,也沉不住气了。

    “我想问一句,燕腾到黄海办厂,建设资金怎么解决?”庄彬问,“如果全部自筹,我庄彬双手赞成;如果需要解决银行贷款,情况就有点复杂了。它乱排乱放,你必须要管,怎么管?下罚单、暂停生产?把人家逼急了给你撂担子,反正厂子用的是黄海银行贷款,大不了一拍两散。这个后果,郑常委想过没有?”

    郑冲涨红脸说不出话来。

    事实上昨天洽谈时罗总提到银行贷款问题,于铁涯当场拍胸脯说没问题,到时召开县长办公会,把几家银行行长叫过去旁听,起码弄一个亿!

    这会儿风向变了,于铁涯变成缩头乌龟,哪敢提一个亿的事?

    房朝阳又敲打郑冲一下:“县里当初成立黄海经济开区,目的在于大力发展机械加工、不锈钢和仪器标准件等产业,一方面倚托靠近高速公路的交道优势,一方面也考虑附近分布有三个村庄,两个居民小区,利用控制产业类型来保护环境,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这些话,当初办理工作交接时我都说过吧?”

    郑冲一怒之下索性翻脸,道:“时代在变,当初的规划也可以适当调整,未必事事遵循过去的套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