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第2章(第2/3页)  靠祖传手艺活在七十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己裹严实点,被麦芒扎到可挺痒的。”因为小姑子一直没咋下过地,当大嫂的周爱华特意嘱咐了一遍,怕小姑娘没经验,裹不严实自己。

    林兰也跟着点头附和:“对对对,桑桑记得把自己裹严实点,要是晒黑了,咱这大半年就白养了。”

    王桂芬一听就脸黑了,觉得二儿媳这是在不满他们老两口安排小闺女在家做饭,不让她下地的事。

    叶平河余光扫到他娘不怎么好看的脸色,用筷子敲了敲媳妇的碗:“多吃点饭。”

    见林兰乖乖埋头吃起饭,叶平河抬头冲他娘讨好的笑了笑,跟大嫂比,自己这个媳妇压根是一点心眼都没有,说她缺根筋都算轻的。

    早饭一吃完,男人们就都离了桌,王桂芬有事也走了,剩下周爱华跟林兰帮着叶桑收拾起碗筷。

    叶大宝见他爷他爹都走了,嘴一抹也颠颠的跑了。

    剩下叶二宝被她娘指使的团团转,一会让她把筷子拿去灶房,一会又喊她把院子里的扫帚拿屋里。

    当娘的指使闺女外人不好插嘴,不过最后在周爱华指使闺女去刷碗时,被叶桑打断了:“碗放着我来就行,叶二宝,你去你奶屋看看你奶过会要去干嘛,问她能不能带上我们俩。”

    等小侄女被打发走叶桑才开口:“大嫂,跟你商量件事。”说到这她缓了缓:“你要有啥事脱不开手叫我一声就行,别老让二宝来,虽说二宝是你跟我大哥的头一个,但咱娘还在,没太有必要把她往长女上培养。而且我们既然不让大宝干,那也没有让二宝干的道理。”

    周爱华张了张嘴,想说大宝一个男娃哪能跟二宝一样,转念又想到小姑子跟他们长得不一样的脑子,没开口。

    叶桑掂量着说完,见她大嫂脸色没变太难看,就走了。

    长女这俩字听着好听,里面的心酸估计只有当过的人才知道。

    就叶桑所知,他们家隔壁东邻居家的长女,四岁多就带上了弟妹,到五岁踩着板凳学会了做饭,后来能洗衣裳以后,一家五口人的衣裳都成了她的活。

    现在那个女孩十一岁,搁前世还是个啥都不会的小学生,就因为生错了年代,她不止不能上学,还得天天在家洗衣裳做饭带孩子。

    到了晚上,临睡前,周爱华跟叶平江说起了白天叶桑说过的话。

    “桑桑说往后让我少支使二宝干活,你说二宝长大要是啥都不会,咱不得愁死。”

    在今天以前,周爱华从没觉得支使孩子干活有问题,尤其她家二宝还是个闺女,在她观念里吗,闺女不都是从小学着干活。像她家小姑子这种只会灶上做饭,地里活半点都不会干的才是个另类。

    叶平江闷声道:“愁啥?我看你就是瞎操心,再说二宝本就不大,你让她干她能干多少,有那功夫支使她,你自己顺手也能把活干完。”

    “你以为我支使她是因为我懒得干?我支使她还不是为了让她学着干,要是啥都不会以后咋说个好婆家。”话说到一半周爱华突然想起婆家情况,觉得跟丈夫说不通,无趣的摆了摆手道:“算了,跟你说不通,你赶紧睡吧,明儿还得早起。”

    嫁到婆家六年多,周爱华在河边洗衣裳的时候,听老一辈说过她婆家很多事。其中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应该是关于家里俩小姑子的。

    听他们说,两个小姑子在八岁前都没正经干过活,到八岁又被婆婆直接送去了学校,大的那个自从上了学倒是主动帮家里干起了活,小的那个从四岁开始就一直跟着叶老爷子生活,到老爷子前两年去世,除了做饭洗衣裳,其他家里地里的活她都没沾过手。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叶家人就都从床爬了起来。

    农忙时节,早出晚归算是常态。

    早饭是叶桑做好送去地里的,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