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向上蔓延的对抗(十四)(第3/4页)  革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最新的消息终于将传言变成了现实,看着一直未娶的战友,吴子阳想说点啥,却说不出啥来。

    杨铁心不知道老战友心中装着关于他的消息,这位阴山战区司令继续谈论着工作,“就我看,明年一年若是能再杀掉二十万蒙古人。蒙古也差不多就要动摇。根据我们抓的俘虏审问,蒙古草原上的人口据说从三百万一千万不等,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

    “是啊。只要找到门路,定然有杀光的时候。”吴子阳笑道。这话说的一半是真心,一半是对杨铁心的附和。吴子阳此行目的又不是监军,而是调查军队的情况。自然没有必要与杨铁心唱对台戏。

    然而吴子阳没想到,蒙古人又不是木头,站在原地等着大宋骑兵去砍。此时已经有十几万原本在阴山军区西边的蒙古部落见势不妙,立刻向西跑。此时已经到了温暖的巴格达。宋历十二月初五,不要说阴山已经白雪皑皑,连大宋首都杭州都下起了雪。而巴格达只是下着小雨,气温在十度左右。经历过草原上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考验,十度让这些牧民们感觉到时分凉爽惬意。

    蒙古大汗忽必烈就没这么惬意,大量蒙古人口正在进入阿拉伯地区,他们都是高贵的蒙古人,自然不能比作为奴隶的真神教教徒待遇还差。可这些人要吃要喝,地方赋税收上来之后根本不足以养活将近五百万蒙古人。也幸好伯颜大帅所在的埃及盛产粮食,还挖通了埃及运河,尼罗河两岸的粮食可以顺畅的运到巴士拉那边。也可以更近的送到地中海东岸。

    不过忽必烈大汗也知道坐吃山空的道理,蒙古靠的是四处掳掠获取财富,蒙古大汗把这些财富赏赐给蒙古部落,构架起蒙古社会。蒙古军主攻方向是天竺北部的邦国,敌人的轻骑兵往来如风,战象又高大强壮,很难撼动。加上北方邦国数量巨大的步兵,蒙古将领知道正面硬杠必然损失惨重,所以蒙古军陷入了无奈的持久战和长期战。

    “大汗,这些人送到哪里?”皇后问道。

    “送到哪里都已经人满为患,就让他们先留在巴格达。”忽必烈大汗不爽的说道。中东这个地方看着不小,气候也不错。粮食也多,但是蒙古人并不是汉人那种农耕民族,在大都的经验告诉忽必烈,就算是分给蒙古人地,他们也不会去耕种。他们只会放牧,对于种地完全没兴趣。

    想到这里,忽必烈叹道:“若是他们肯种地就好了。”

    皇后看着忽必烈愁眉苦脸的样子,忍不住笑道:“既然如此,不如把他们送到埃及那边。我看伯颜那边也许需要人手。”

    “不行。”忽必烈果断的拒绝。

    皇后讶异于忽必烈的果断,面对纷繁的朝政,忽必烈很久没有这么果断的表达态度。

    “为何不行?”皇后问。

    “因为……,反正就是不行。”忽必烈大汗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因为他内心真正的希望是能够将富饶的埃及收归大汗的直属,在那边派遣官员管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任命埃及总管。如果再给伯颜十几万人,很容易就让伯颜拥有这十几万部众。有几十万蒙古部众的伯颜万一不肯放弃埃及,那就是一个大麻烦。

    见忽必烈这样,皇后也不说什么。她与新来的蒙古部族首领有点亲戚关系,所以帮一帮,让他们过的好些。能有给他们的地盘,那是最好。现在既然没有,留在巴格达城,也不愁饭吃。

    当天上朝之后,忽必烈对群臣说道:“我听闻现在真神教教众在家礼拜,每次礼拜必然诅咒长生天。所以以后真神教不能在家礼拜,必须得去庙里礼拜。便于我们监督。”

    这话说的是关于宗教,那些头脑清楚的大臣则知道事情并非如此。蒙古对于诅咒长生天的人从来不会这么温柔,蒙古弯刀一定要好好教不敬长生天的家伙重新做人。现在真神教徒去庙里礼拜,要交钱。很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