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十五章 绝好的契机!(第2/3页)  重生之最强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说好莱坞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执行制作公司把握最终剪辑权的政策的?

    当然不是!

    事实上虽然二三流的导演依旧不可能得到最终剪辑权,但在今年以前,许多的著名导演,包括准一流导演,都拥有着自己的最终剪辑权的。

    历史的转折点,恰好就发生在今年,发生在几个月以后。

    美国现在七大巨头之一的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从去年开始就制作了一部大制作电影,叫做《天堂之门》。

    所谓的大制作,一来在于联艺投资了3800万美金来制作这部西部片,二来在于,他们请来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在去年的时候凭借着《猎鹿人》,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简直是威风凛凛到无人可挡。

    联艺电影满心想着靠着大制作,外加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制作功底,再加上一批知名的演员,《天堂之门》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但事实却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击。

    《天堂之门》在今年11月底上映之后,一个星期居然仅仅收获了160万美金左右的票房,立刻就被耻辱性的下画,也最终把票房锁定在了160万美金这个数字上面。

    众所周知的,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别看非常的强大的样子,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非常脆弱。

    就是这么一部严重亏损3600万左右的电影,直接就促成了好莱坞七大电影公司之一的联艺宣布破产,第二年被米高梅给收入了囊中,从此这个由卓别林等著名导演创立的老牌公司,再也不复存在。

    旁人都很难想象这样的例子。

    你一家好莱坞七大的电影公司,一年的流水三五亿美金,怎么可能就这么倒闭了呢?

    事实上,电影公司制作电影的钱,并不都是自己的,有些是贷款,有些是合作,他们的流动资金,远比别人想象中的要少。

    所以一旦遇到某个时间段的巨额亏损,那么肯定就会造成连锁反应,最后倒闭也不为奇怪。

    这样的事情,在1980年之前有,之后还有。

    比如把联艺公司的下家米高梅给搞破产的《风语者》,就是如此的赫赫有名。

    虽然和《天堂之门》一样,它们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两家公司之前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这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倒闭催化剂,以至于人们直接把罪名安在了它们的身上。

    回到《天堂之门》这部电影上来。

    迈克尔西米诺在《猎鹿人》成功之后,心态就膨胀得不成样子,《天堂之门》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做出来的电影。

    拖沓、毫无条理、人物脸谱化、沉闷环节过多……等等,这些就是他拍出来的成片。

    其实好莱坞导演拍成烂片,但最终剪辑出来,成为不好不坏的片子的,也大有电影在。

    《天堂之门》的失败之处关键还在于,迈克尔西米诺是拥有最终剪辑权的,他想电影是什么样子,那么最后出来的就是这么样子。

    结果自然大家就看到了,观众一点都不喜欢他的想法,根本不买账,所以联艺直接破产。

    在联艺宣布破产,并被米高梅收购之后,好莱坞的剩下的六大电影巨头,就达成了一个秘而不宣的默契。

    那就是任凭你多大的导演,公司都必须掌握最终剪辑权,否则联艺的今天,就是大家的明天。

    这就是为什么从此之后,绝大多数的超级导演都没办法拿到最终剪辑权的最重要的原因。

    只不过,比如斯皮尔伯格、卡车司机这寥寥几人,成绩实在是太出色了,足以让电影公司巨头们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所以才能获得最终剪辑权。

    可这样的例子根本就只有几个,而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