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几章 杜断(第3/4页)  唐朝工科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参政的太子李承乾,这个暖男听到倭国的时候,就神采飞扬,整个人气色都好了不少。

    作为一个十七八岁的俊美青年,他突然觉得,窝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里,实在是……无趣啊。

    以前还能骑马,自从保利营造打造的马车越来越豪华越来越舒适,他就再也没有骑过马。

    其实也骑过的,还是在东郊策马奔腾了一下。

    结果差点摔成残废,要不是骑着黑骏马的梁丰县男马快手更快,这就是个重大的政治事件,起码得死一票人。

    然而万幸的是,暖男没事儿。

    当然对暖男不幸的是,他被妈妈剥夺了骑马的权力。同时老师王珪,也就是做侍中的那个,就说了一句话你特么要是再敢骑马,老夫吊死在东宫门口!

    一切就结束了。

    杜如晦把事情做了个了断,外朝高表仁松了口气,反正这事儿,就算是揭过去了。东瀛发生了什么,目前跟他这个使者,无关。

    “高兄,散会后,小弟做东春明楼,可否赏脸?”

    鸿胪寺的同僚,有人谄媚地笑问高大使。

    这些都是脑袋瓜子灵光的,一个激灵都想起来什么,然后就盯上了高表仁。

    高大使也是个实诚人,咬咬牙,点点头道“不醉不归。”

    这话就一个意思你们也别太逼我,该说的我都说,不过都是醉话,不能作数。

    张操之对他的好处,现在看来是无限大。

    其实高表仁现在也是背脊发凉,暗暗地擦了一下冷汗,心道还好没有把张操之给卖了,这厮竟然和杜公都有这等干系,当真是……手眼通天啊。

    皇帝听完杜如晦的话,也沉默了一会儿。东海有什么动静,他只能知道个大概,但也足够了。毕竟虞世南还在长安,虞昶又是虞世南的子孙。苏州市舶使这个位子,以前是因为虞昶不善文辞,书法又比他爸爸差三条街,所以才给的。

    后来莫名其妙大唐的对外贸易年年翻几番,这就尴尬了。

    虞昶兢兢业业,业绩又做得漂亮,对中央的税赋贡献,非常的大。不论是东宫还是内府,对虞昶这个人,很满意。即便是皇帝自己,也得承认,虞昶在苏州市舶使这个位置上,给他捞了很多好处。

    可是,虞昶会有这么大能耐?很显然,这个木头脑袋的家伙,怎么可能突然开窍。陆德明当初说要死,硬挺着没死成,难不成是为了显灵?还不是因为某个江南来的小王八蛋带来了全新的收益?

    吴县县男只要不死,挺一年就是十几万贯的进账,外加张公谨作保下的军方文职。

    这还罢了,陆飞白能在长安做主薄,这是一般人能走的关系?

    陆老头儿能当老张的老师,自然不可能连两把刷子都没有。

    “倭人军力,看来是要打些折扣。”

    有人也反应过来,轻声道。

    “若是叱责百济措辞严厉,当能震慑其行径。令其号令难以混一。”

    “止高句丽一处,新罗北地,依托山水之势,亦有胜算。”

    宰辅们沟通了一下,侍中王珪觉得可以起诏。中书令温彦博也同意了签发,并且建议,最好叱责百济的言辞要更加严厉。

    温彦博并不在乎结果,他只在乎秩序。

    然后尚书省决定执行,礼部的人就筹备了一下,开始行动。

    整个过程决断的很快,房玄龄还在山东,忙的是另外一件大事。尚书省自然是杜如晦一个人在那里决断,房谋杜断的杜断,一巴掌扇动了几个国家的命运。

    大朝会一结束,除了鸿胪寺的大使之外,春明大街往东的官道上,奔腾的信使多不胜数。

    其中大多数都是奔着沧州或者济州去的,杜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