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边(第3/4页)  唐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的神都上下怕就不是死上他刘允章区区一家,或是抄杀一些文武官员那么简单了。

    正所谓是这般忍辱含垢、屈身事贼的骂名,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待的起;身份低了分量不够不足以打动贼首之,而态度太过强硬了死了也就白死根本毫无益处。

    所以最后就只有自己挺身而出,努力当下这个骂名和罪责了;事实上此事之后,就连他的亲族子侄也与之疏远;蓄养的那些幕僚、门人、清客们,就竞相不告而别或是留出走,以示不齿为伍的态度。

    其中更有一个李磎的司马,居然裹挟了他在留司里的尚八印,就此逃归地方躲藏起来,而留下他来面对贼军的所求,而世人还为之叫好和称道呢!

    但是如今居然能够在这处反贼的治下所在,一个降贼的大内中官口中得到还算中允的评定和论事;个中反差这叫他不由百感交集的难以自己之下却又格外的情以何堪啊。

    然而,正所谓是人在屋檐之下也不得不低头的道理,而让刘允章真心道谢:

    “多谢张内官的看重,”

    “这可让杂家不敢居功了,杂家不过是个身居内里的寺人,哪晓得这么多外间的是非道理啊?这都是大都督的教诲啊!”

    穆好古却是条件反射一般的摆手分辨道:

    “大都督都说了,刘公算是当时遍地污浊的朝廷之中,少有的明眼知世之人了啊。。从头到尾也没有多少机会做那残民以逞的事情,所以值得稍加礼待一二。。”

    这下刘允章却是愈发震惊和骇然的无话可说了;心中却是再度浮起了某种在朝廷上层徘徊不去的传言使然,难道这位被朝廷视若“天下巨患”“绝世妖僧”的太平大都督,真是与国朝渊源极深么。

    然而,接下来的见闻就让他无心再去思量这些了。因为在穆好古引导下造访一处有一处院落和馆舍当中,很多在朝廷邸文上已经为国死难或是殉节的人物,居然还在这里好生生的活着;

    比如在其中呆最久是,作为朝廷秘密招降使者被扣留的检校秘丞李翰屏;时任身份最高的则是,朝廷委任的江西观察使高茂卿;来头最大的则是,曾经担任过东面招讨副使、左卫大将军,又在浙东聚众起兵的张自勉;

    此外,还有在私下秘密行事而被捉捕住的故宰相王铎之侄王嚣;阵中被俘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之子,押牙兵马使刘汾;江东兵败所获淮南高(骈)王的子侄,前楚州防御使高越,等等各自来历的特色人物。

    其中,新近又有包括前庐州司马袁袭,山南东道掌记沈彬等人,因为在写回忆录和反思文章的改造自省期间表现卓异可谓典范,被特批从圈地禁足的状态开释出去,就此在文教和案牍部门获得一个职事。

    而且按照穆好古颇为自得的说辞,随着太平军讨平关中班师归来之后,又将有一大批来自朝廷方面的俘获,在甄选之后才会送到这里来的。

    虽然走马观花的接触之下,其中各自态度和气色不尽相同,各种待遇和人身自由程度也有所三六九等的差别;但无论如何看上去的确不像是有性命之虞的样子;这就让刘允章心中不由笃定了几分。

    因此从这些俘虏的遭遇上来说,这也可见当权者的气度和胸怀使然,并不像朝廷传闻之中那样的酷烈残暴或是刻毒苛急;而是有所凭据的令彼辈留作此身,以为物尽其用的态度。

    然而刘允章听说了,又将有来自关内京畿道和长安城中的俘获抵达之后,他心中又不免生出某种微不可见的隐隐紧迫和时不我待的焦虑感来,却是全然忘记了当初决意保全最后一点晚节,再也不能往复事贼的心意了。

    “今日坐堂却是皮学监啊。。”

    这时的穆好古,已然带着他穿堂过室来到大讲习所的藏楼下,却迎面撞上了一个前呼后拥而出的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