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3 天堑变通途(第2/3页)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很多国内的加工企业,也是被逼无奈,只能去购买德国和日本的机床。

    而德国人和日本人也是精,要说以前,因为巴统协议,先进的五轴机床是不许出口给咱们的。

    但是现在嘛,也无所谓,他们会想尽办法出口一些阉割的设备给咱们。

    比如目前主流的五轴联动高精度加工机床,但这些机床他们都加了定位陀螺仪,只要你动,他们远程就能给你锁死。

    要不也是装了一套特定的监视软件,反正你只能按照原来设计,使用控制软件,加工之前你说的那种工件。

    如果你想要加工一种全新的工件,那这套控制软件就不支持,如果你硬来,那只会搞坏机床。

    而且就算你想要改造,你也只能请人家厂家的人来帮你升级软件。

    人家还要对你的工件进行审核,看看这玩意是不是有军用的可能。

    如果有军用的可能,人家可是不会帮你升级操作软件的。

    另外就是,他们会在电动机上做手脚。

    比如如果你加工军用的工件,因为军用的工件对性能要求比较高。

    所以一般都会采用特殊的合金材料,而这种合金材料又会具备某些物理特性。

    比如有的特别硬,有的特别脆,有的特别软。

    所以对加工的刀具转速,或者是夹具的力度,都会有特殊要求。

    而他们就会在电机上做手脚,比如给你安装一台慢速电机,转速最高只能在几千到一万转之间。

    这样就只能用来生产民用工件,但用来生产军用的金属工件就不达标。

    反正这帮洋鬼子,如果想要坑你,那他们的手段可多着呢!

    所以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前十年时间里,咱们在精加工领域,可以说是吃尽了哑巴亏。

    要知道咱们可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上层就已经提出了产业升级的理念。

    说白了就是想要进军高附加值产业,而高附加值产业,就意味着高科技。

    而高科技,就对材料,和精加工,有着格外高的要求。

    就比如一台汽车,看似简单,但其实对发动机的加工精度就要求非常高。

    每个零部件之间的公差,要求那都是零点几微米级的。

    要不然每个零部件,你都有几微米的公差,最后组装到一起,你就会发现整台机器的公差,居然可以打到厘米级。

    甚至到最后,有很多零部件你都安装不上。

    这就是我们在21世纪的前十年,我们加工企业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而这种情况直到2008年之后,才稍微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关键还是因为,首先是我们有王总,在日本那边收购了一家高精度的模具生产厂家。

    在了解了他们的生产工艺之后,咱们国内的冲压机方面就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而在冲压模具这一块有了长足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就是咱们通过某些渠道,从瑞士,和捷克搞来了几台主流的高精度五轴联动机床。

    这下总算是在军工领域解决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唯一可惜的是,这些高精度机床的数量实在太少,所以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但在产能方面,却一直提不上来。

    而且有时候还要承接一些民用领域的任务,所以咱们的精加工领域进步速度一直不快。

    其实对于现代的机床产业而言,高精度的五轴联动机床,就已经是业界的天花板了。

    虽然很多人也听说过六轴联动机床,九轴联动机床。

    可实际上,这些机床,也不过就是五轴联动机床的衍生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