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六十六章 唐僧辟谣了(第1/2页)  隐龙惊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八年时间,从护卫营到如今神机、神策两卫,共计二十余万大军,可为帅者屈指可数,了了几人而已。

    成就一名主帅,需要数次大战,都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帅,就需要更多的人命去喂了。

    李沐一直内疚,如果苏定方真有了异心,有一半是自己的错,自己不该给他那道无底线的征兵密旨。

    帮助一个人,给他权力。

    要害一个人,给他权力。

    权力让人振奋,也同样令人痴迷。

    权力有毒!

    都道王莽谦恭未篡时,不是因为人之初,没野心。

    而是手中权力还没有大到足够抹去良知、道德,视法律如无物的程度。

    任何人,给他足够大的权力,自然会滋生与之匹配的野心。

    连五岁稚童,也不例外。

    李世民当初给予李沐偌大的权力和荣耀,何尝不是一次次的下毒?

    只是李沐明里嚣张跋扈,暗里恪守本份,没有让李世民得逞罢了。

    “卿无罪。不仅无罪,反而有功,大功于朝。”

    这话有些无理,但苏定方听懂了。

    三十万归义军,只知将不知唐皇,如狼似虎,一旦叛乱,大唐需要多少军队前去平叛?将有多少生灵被其荼毒?

    苏定方再磕头请罪,“臣惶恐。”

    李沐起身搀扶苏定方道:“不必惶恐。这世间想当皇帝的人多了,若以此论罪,朕得诛尽天下人。”

    “既然回来了,朕许你歇息三天,三天后便是军机阁上任吧。另外,朕给你选了个好封号,安国公。如何?”

    苏定方的泪“唰”地就这么流下来了。

    封国公固然可喜,可苏定方明白,安国公这三字之中的“安”,所谓何意。

    “臣……臣……。”苏定方哽咽到已经言不达意、口齿不灵的地步。

    李沐拍拍他的肩膀,宽慰道:“都四十几岁的人了,别在朕面前抹眼泪,回去吧,大唐尚未国泰民安,五年之内,必有大战事,朕还得依仗安国公武功呢?”

    苏定方大愕,抬眼看着李沐问道:“陛下之意,还……还要用……臣?”

    “那是自然。怎么,卫国公七十一高龄,还为朕统率禁军,安国公才四十几岁,就想告老还乡不成?”

    苏定方再次跪倒,伏拜道:“臣谢陛下信任,此生愿为陛下犬马,供陛下驱策。”

    ……。

    西北停战。

    西南吐蕃大唐属国。

    东北高句丽已入大唐版图。

    如今靺鞨、室韦被灭,大唐朝野都在欢庆。

    苏定方归来,扫去了朝堂间最后一丝阴霾。

    内阁、军机对李沐册封苏烈为安国公,没有一人反对。

    只要不反,苏定方的军功在那明摆着,谁人都抢不走,谁人也不能否定。

    就连一直看不上苏定方的李孝恭,如今在面对苏定方时,也是客客气气的。

    这两年间。

    大唐进行的四场战争,也使得李沐税赋、军制两项改革,顺利地推行下去。

    农税的减免,使得百姓再次回归农田。

    从弃田务工,再从务工转为农田。

    这一个循环中,完成了大唐田地从世家豪族手中至寻常百姓的转变。

    也造就了大唐无数工坊林立而起的局面。

    更让务工者的薪水水涨船高。

    而军制改革,让大量不适合待在军中的人,正式回归农田。

    同时将适合的精壮纳入军中,顺利完成了换血。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凭借着这四次战争,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李沐扫清了朝中的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