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避过蝗灾(第2/3页)  春归郎未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忧虑,但面上却一派轻松自在。就这样他的贴身侍从还是担忧不已,唯恐他旧毒复发。劝慰道“殿下心急也不能不顾念自己的身体,如今您每日白天办公,晚上又不能好好安眠,使用日一长,恐怕身体受不住。”

    “车里尚好,倒是你们骑马辛苦,早些赶路,边关将士比我们更辛苦。”

    “可殿下您的身体……”

    “不要再说了,走吧!行程耽误不得。”

    一路上,五殿下不断收到属下传来的信息,对山南东道的受灾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次他直接前往山南东道首府襄州,看看那些官员们如何应对。

    九月初五,五殿下抵达襄州,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庚接待了五殿下萧瑾瑜。

    甫一见面,李庚就开始哭穷,说整个山南东道都遭了春旱和蝗灾,几乎颗粒无收,急需国家开储备粮仓放粮赈灾。黜陟使陆大人在一旁配合,两人一唱一和,好似整个山南东道都遭了极大的灾荒。

    随后的接风宴也寒酸无比,若不是自己早就派下属了解清楚了山南东道的情况,又见在座的陪同官员个个红光满面,脑满肠肥。他们平日里吃着珍馐佳肴,今日为了做戏吃这些难吃的粗粮,个个都装着好久没吃饱饭的样子,抻着脖子使劲儿将粗粮往嘴里塞。这演技还真是感人,若不是他早已提前得知了真相,还真被李庚这厮欺骗了去。

    五殿下带着金面具,坐在上首一言不发,看他们集体表演哭穷,看着他们抻着脖子难以下咽时,他在心里暗笑不止。

    李庚则从心底看不起这些娇生惯养的皇子,认为他们不知民生疾苦、世道行情,只知勾心斗角、风花雪月,很好糊弄。只要装得像真的遭了灾,反正粮食已经收割完,到底有没有遭灾他也不知道。然后再派人日夜跟随监督,不让他们接触下面的官员和百姓,自是无法了解外面的情况。

    李庚将五殿下安排在自己的居住的节度使府衙里,派大量自己人手伺候监视。日常伺候倒是殷勤周到,可自接风宴之后,五殿下就旧疾复发闭门谢客,静心休养,谁也不见了。就连李庚也只是第二日在五殿下休息的房间隔着纱帐见了一面。

    萧瑾瑜的随从每日战战兢兢地躺在床上演着殿下,他自己则在第二夜过后就外出和属下会合,前往避过蝗灾的武陵郡征粮去了。

    萧瑾瑜和属下乔装打扮成一个商队,秘密前往武陵。刚一到达武陵,就见到田间满目苍翠,高高的植被如同青纱帐,上面已经结穗。低矮的丝苗也长得郁郁葱葱,一点也不像沿途一派苍凉荒芜,五郎不禁感慨武陵郡守治理有道。

    下属高义汇报道“主子,这些作物被老百姓称之为玉米,是一种海外作物。三年前被王家船队带回武陵,又经孟家女郎试种,得到一百多万斤种子后,今年第一次试种推广。据孟家女郎汇报,这种作物产量极高,亩产超过千斤。虽是粗粮,但口感尚好,非常管饱,作为草料也极好。这些低矮的丝苗是土豆,也是王家船队几年前带回,但一直没有推广开,三年前由孟家女郎育种种出后,教授农人种植,推广开来,也是种产量极高的作物,亩产超过千斤,可做主食食用。”

    “哪个王家?”

    “长安承恩伯府王家,伯夫人二女儿是庶女,娶了崔家旁支庶子为侧夫。崔家郎君极为能干,凭着崔家的关系,自己组建船队,在山南东道王家船队已经是首屈一指了。王家二娘子的正夫赵大人是这武陵郡的郡丞。”

    “嗯,孟家女郎又是谁?”

    “孟家女郎名孟萦,是先孟神医的外甥女。她随父和离归家后,在武陵郡定居。年十三,两年前取得秀才功名。她极善农桑,王家带回的海外作物基本全部交给她来种植。据说她曾从香料里发现海外作物种子——黄瓜和草莓,冬日里种植出来,并借此大赚了一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