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女篇篇6(第2/3页)  快穿之极品的美满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只是叫周念夏白给银钱养活这周家,周念夏打从心里不愿意,容易养大周家人的惰性不说,还容易给周家人能对她予取予求的印象,实在不利于她以后的生活。

    想要彻底摆脱周家这个可能的大麻烦,周念夏想着还是看看能不能引导下往好的方向走,周家自己上进了能养活一家人,她这里再硬气一点,想来也不会一直来撞自己这个硬板子。

    这么想着,周念夏便开始思考古代有什么能够传家的技艺。

    周念夏第一反应还是自己会的,在现代周念夏也是会一些制造手工皂、精油的经验,这种产品在资源稀缺的古代想必会很畅销,可是也是因此,在古代这个阶级分明的等级社会制度下,这种一般都是大户权贵人家的专享,普通人家是不可能知道方子的。

    换言之,以周念夏的身份是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方子的,更无法解释方子的来源,就是周家勉强能解释,可也不一定能保住方子,这是他们“农”的身份的天然劣势。

    古代虽说士农工商,可是很多时候广大的农民才是日子过得最苦的,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因而,周念夏无奈将自己脑海里的方子一一排除,最后竟然没有想出什么好主意来。

    现代化的路子走不通,周念夏就从这古代的传统手艺着手,还要不能太突出、太能挣钱的,否则招人眼反倒容易招来祸患,另一个小心思,她也并不想周家过分有钱,就当她的小小报复吧。

    自己想不出来个什么,周念夏于是决定花点小钱向府内的人请教一番,根深蒂固的古代人总要知道的更多,也不乏一些家里有有手艺的男人赖以生存的。

    自进府来一直只花银子在自己身上的周念夏竟然破天荒的花钱请人打探消息,在杨府的底层下人之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知道了这姑娘小小年纪都知道为家里的生计着想了,也实在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这一举动一扫之前周念夏不给家里父母钱财的流言,府里下人间的口风转得无比之快,仿佛一眨眼间,周念夏就成了一个孝顺有礼的孩子,之前的不直接给钱财也被扭曲成了有远见、深谋远虑的象征,不是有句话叫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嘛,想必就是这个意思。

    面对这样的发展,周念夏始料未及却乐见其成,若不是情非得已,又有谁愿意真的背着心狠、不孝父母的恶名,一辈子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呢

    许是花了银钱的原因,周念夏很快就打听出了不少消息,古代常有的技艺不过就是些手工活计,像木匠、铁匠、花匠、建筑、雕刻等等,其中有的常见、、也有的不常见。

    周念夏仔细斟酌了两天,还是选定了木匠这个技艺,相对来说这个更为常见,在树木茂盛的古代树木不过随手可取,而且学习的难度也比较低,如此也可更易传给后人。

    古代虽说士农工商,工还在农的后面,可是事情不是这样算的。因为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有钱的才是老大,古代商人地位低贱、商人之子甚至不能参加科举,不过朝廷重农抑商罢了。

    人分等级不过适应大环境,都是人为区分开的,实际上又那里有高低贵贱之分呢,殊不见,现代垃圾分类盛行的时候,垃圾处理都能成为高大上的职业,可见有需求、有市场才是上上选,在周念夏看来,木匠恰恰就是现在的她的最佳选择。

    打听消息花费了些银钱,可周念夏的月银不低、加上还有小姐偶尔的赏赐,周念夏还是颇有点钱财的,于是又托了下相熟的小姐妹帮忙打听下,镇上可有哪位木匠愿意招徒弟的,她打算花钱请人给自家弟弟做师父,好歹学门手艺,以后能养家糊口。

    这小姐妹就是在院子里洒扫的,叫玉儿,玉儿虽然自己的差事不显眼,可是到底家生子,家中姐姐嫁的还是杨府一个小管事,有那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