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第一百四十九章(第1/6页)  六零年代当渣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传河越想越美,  站起来跑到东厢房,从里面搬出来六坛子酒,  看到上面落满了灰尘,  他顺手从铁丝上拽下来一条毛巾,仔细的擦拭起来。

    王玉花被丈夫的举动搞糊涂了,丈夫说要发财了,  就凭这几坛子破酒也能发财

    别是想钱想出毛病了吧

    她上前劈手夺过毛巾,  十分不高兴的说道,“你是不是疯了这是擦脸的毛巾”

    赵传河没生气,反而笑了笑说道,  “玉花,  我没疯,平城开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你知道吗咱姐说,只要东西好什么都能卖钱,咱们这里的粮食酒远近有名,让我去卖粮食酒,  我算了一下,  真要能卖出去,  挣不少钱呢”

    王玉花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好事儿,  她撇了撇嘴说道,  “现在人家城里啥没有,稀罕你这个”

    其实赵传河心里也打着鼓,  听到这话有点不高兴,  说道,  “我累了一天了还没吃完饭,你去给我下一碗面吧”

    丈夫在家的时候,王玉花一天三顿带着孩子去公公婆婆家里吃,今天赵传河不在,她怕朱红英摆脸色,很聪明的没有去,反正家里不缺口粮,面缸里有半缸面,自留地里也有青菜,她去摘了一把嫩豆角,早上吃的豆角疙瘩汤,中午吃的豆角疙瘩汤,晚上还是吃的豆角疙瘩汤,是她和两个女儿特别爱吃疙瘩汤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这么做起来最省事了。但赵传河不爱吃疙瘩汤,因为吃的太多了,他爱吃面,最爱吃的就是打卤面擀得细细的十分筋道的面条,再浇上一层厚厚的卤子,吃起来特别的带劲儿。王玉花也爱吃这样的面太条,但是她懒啊,做面条比做疙瘩汤麻烦多了。

    王玉花不高兴的说道,“我才把锅碗刷干净要不你让咱妈给你做吧,正好你才从平城回来,跟他们合计一下卖酒的事儿”

    赵传河也正有此意,抬脚出了家门。

    赵家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酒,特别是这几年日子好过,每年不管种什么都是大丰收,队里分得粮食根本吃不了,做的粮食酒就会更多了,这酒做了不光是自家喝,走亲访友串个门,当礼物带上些很受欢迎,他们樱桃公社出的酒,也许是水好,酒香醇厚不太上头,当然了,对于不能喝酒的也是不行,三杯倒是必然的的。

    赵老汉个怂人不会酿酒,赵传河也不会,他们家只有赵传山会酿酒,每年秋收结束进了十月,总会挑出一个日子里,几家各出些粮食,再借了大队的酒坊,这酒坊不是真正的酒坊,平时根本没人用,是屯里一壶人家祖上传下来的,里面制酒的物件儿一应俱全,谁家要做酒了,就交到队里几斤粮食,在酒坊里忙活好几天。

    ”老三你今儿不是去平城了”朱红英不喜欢儿媳妇,对孙女也是一般,但看到儿子还是很高兴的。

    赵传河点点头,说道,“是去了,早上去的,中午吃过饭就回来了,妈,我还没吃晚饭呢,你给我做一碗面吧”

    朱红英嘴里念叨着儿媳妇,赶紧到灶间忙活去了。

    赵传河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水,问道,”爸,咱家里还有多少酒啊“

    赵老汉敲了敲旱烟锅子,板着脸问道,“你姐姐松口了没有什么时候让你去服装厂上班”

    村里人谁都觉得,他们家出了大官儿,赵传河要去厂子里上班,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村书记说了,这市里的秘书长级别很高,比县长的官儿还大呢。的确,谁都知道赵珍珍当了秘书长了,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家在村子里的地位,现在赵老汉走出去,主动跟他打招呼的人格外多。

    外人不过是看个热闹,实际上他们家没沾到什么好处,三个儿子都窝在村里没动呢,也就后礼在国棉厂扎住了脚,虽然这工作一开始也是赵珍珍帮着办成的,但之后就没怎么出力了,后礼能在平城安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