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章 不一样的GDP(第1/3页)  我的女神姐姐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首映特辑的时间很短,相当于打了个广告。七天之后,《寻觅》的正式第一期,开播了。

    卫夏通过各种渠道,请来了华国相当权威的五位经济学家:

    华商行金融研究所所长,焦近普;宏观经济学特一级博士生导师,郑国强;公民大学区域经济学专家,刘一鸣;京都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胡毅夫。

    更有华国经济学界的泰山北斗,贺以宁教授。

    主持人同样是柳诗诗,本期话题只有一个——

    不一样的gdp!

    ……

    简简单单的客套了几句,节目正式开始。

    依旧是柳诗诗开场:

    “gdp这个词语,进入我们的视线已经很多年了,它代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那么同样是gdp,不一样的gdp又是指什么呢?焦所长,能麻烦您给我们解释一下吗?”

    焦近普点点头道:

    “通俗来讲,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价值,它能值多少钱。

    我们穿的衣服、拿的话筒、开的汽车、住的房子,都可能是gdp的一部分。

    所谓不一样的gdp ,指的便是它组成结构的不同、各中商品占据比例的不同。”

    挨着焦近普坐的是郑国强导师,他又进一步的举了个例子:

    “gdp通常衡量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事实上,我们国家的gdp构成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早年间占据比重很大的是农业、农产品,现在更加多元化了,工商业、服务业、新兴产业,逐渐把农业的占比压得很低。

    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不一样的gdp。”

    卫夏呵呵一笑,主动站了出来:

    “作为魔都经济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我非常感谢二位前辈的讲解,通俗易懂。

    但是,我更想以纯粹普通人的视角来解说一下gdp。

    抛开经济学的理论,包括市场、商品、价值的定义等等,这个gdp呢,就是一个国家一年之中到底赚了多少钱。”

    经济学专家刘一鸣拍了两下手掌,赞同道:

    “确实如此啊,卫总的说法很是贴切。”

    卫夏连忙抱抱拳表示谦辞,随后又道:

    “我知道华国的gdp结构正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但是今天,我们将要对比的,是d国。

    d国的gdp和我们华国有何不同!

    贺教授,请教一下您是怎么看待二者的差别呢?”

    整个华国经济界泰山北斗一般的贺以宁,面对这个问题,苍老的脸上掠过一丝丝无奈,叹道:

    “华国的gdp是d国的三倍,可是结构上,比起d国差了太多。

    我们的房地产仍然占据了很大比重,而d国,他们的gdp,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尖端科技商品的出口上。”

    此言一处,其余的四位经济学家都是神情黯然。

    总体形势是好的、乐观的,gdp的增长稳定、高速,然而结构的不合理,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现场有些压抑,卫夏当即出面缓和了一下:

    “我来大概解释解释,什么是尖端科技商品,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拿大家日常使用的手机为例。

    众所周知,低通公司的芯片做得很好,甚至对手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样一来,手机厂商为了提高性能,往往愿意花费不菲的价格购买芯片。

    最终呢,一部手机的利润,甚至抵不上低通公司出售一个芯片的利润。

    这个芯片,就属于尖端科技商品的一种。”

    焦近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