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2|清平岁月(12)(第2/7页)  敛财人生之新征程[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今天的事。

    你是真能压着,李诚来了这么大的事,你进门不说,这会子睡到被窝里,你才跟我说一声。

    四爷不搭理桐桐的不满,“告诉你你不得马上去找文氏?你听听外面的风?”

    山里的风比山下更大,夹杂着远远的狼嚎的声音,等闲了,家家户户一到天擦黑,就关门闭户。门有响动,先问是谁,外面应了,这才开门。要是外面没声,那谁知道是山上下来的啥物还是人?山下村里都是如此,更何况紧靠着山林住着的庄子上。

    你饶是再大的本事,不怕那些东西,但这不冷呀?

    外面零下十多度的温度,又不是多着急的事,临走再告诉她也还来得及。

    至于大皇子摔伤的事……文氏提前知道能如何?不提前知道又如何?

    林雨桐就问说:“是真摔了?”

    摔是真摔了,摔的有多重只有宫里知道。

    这些事李诚自己也不敢打包票,也因着这个,好些个能表明立场的事,顺王府都不得不糊涂着来。

    两人对这样的事其实都不怎么上心,唯一搁在心里觉得有责任的,也就是琼姐儿的事。

    其实照着林雨桐的心思,那就是把那孩子接回来。家里不在乎多两张嘴。可这事,偏自己想没用,得那孩子自己愿意。有了孩子,有了丈夫,不见她自己的丈夫,她终归是心里放不下。现在只能想着,好歹顺王府能保她平安……再者,李诚这次回京,四爷的信若是起了作用,许时忠就会有态度。他对金家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贺家对琼姐儿的态度。

    若非如此,四爷何须用这种法子?

    至于碰上金孝的事,四爷压根就没提,他不提,但林雨桐得提家里来了那母子三人的事,还说了老太太的态度,“……她也算是一硬心肠的人……顾着你,那就是处处为你考虑……你若是不负了她,她能为你筹谋算计……”只看当年老侯爷跟她两口子之间就知道了,尤其是老侯爷临终告诉儿子,一旦出事,就回老家找老太太,这种信任足以叫老太太为了这一房儿孙考量。她也曾经为大房筹谋,“可惜……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却没把十分的信任给老太太……顾着生恩,抛不开那边的父母亲人,在里面只做利益连接从不走心……”那只能是被老太太所弃。

    大房内部没矛盾则罢了,要是有矛盾,那有谁比老太太更清楚这种矛盾?

    打从老宅子早年的住宿问题就看的出来,老太太有点居心不良。

    其实真那么住不开吗?

    说是西院不叫住,那好!这中路满满三进的院子,其实只住了她一个人。这要是把大房两口子挪出来,叫大房的嫡子跟着父母住侧院,腾出两个院子马上就不一样了。一个院子住两家,怎么住都住的开的。若是再惯着孙子辈别叫这个纳一个,那个纳一个,妾室少了,是非就少的多了。可老太太就是这般啥也不管,看着你们闹,如今只有更热闹的。

    四爷听她说了这个事,也才说了回来在门口碰上金孝的事。

    林雨桐就笑,“你这挑拨的有点明显?”

    “会咬人的狗不叫!”金孝就是这种人,心里越是不满,越是不会表现出来。说着话,四爷就觉得困,拉桐桐睡觉,“赶紧的……睡觉睡觉……”

    不缺吃不缺穿的,屋里暖暖火火的,操那些闲心干啥,还能不能好好的准备做一个老祖母了!

    林雨桐挣扎着拿炕头的杯子,“刚吃了,还没漱口呢……”

    嫌弃我呀?

    四爷亲过去,“刚才那个包子是豆沙的……”

    还挺甜。

    住在这边,有个好处,那便是儿女哪怕是住在一个院子的,可也不是说就挨的那么紧的。

    这次挪过来,院子原来的钱婆子跟着也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