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重阳节3(第2/3页)  回到宋朝当花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插茱萸、饮菊花酒驱邪。

    据说重阳糕最早就是有平原地区的人们发明的,因为无高可登,就以吃重阳糕代替登高,因“糕”与“高”同音,还在重阳糕上插纸旗来代替插茱萸,其用意仍在避祸免灾。

    于是一家人吃罢早饭,就带着酒具,食盒出发,野餐去了。

    目标,叶家大院后山——石头岭。

    石头岭上无高树,然灌木也一丛丛的红了、黄了,倒也五彩斑斓,秋意盎然。不过这些小灌木的美,美不过那野菊花。这贫瘠的山地,却是野菊花的福地,因阳光充足似乎又长的格外好些,一丛一丛、一片一片,铺满了山坡。繁花似锦,开的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深秋的重阳节,微有凉意,本就干净的空气混着野菊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天空蔚蓝,找不出一丝杂色,只三五朵白云悠闲飘荡,如有一把躺椅躺着就再好不过了。

    除野菊花,还有一样引起了云溪的注意,就是那山坡上的石头,以黑色,灰黑色为底,以白色为脉,脉纹蜿蜒曲折,有的如水波纹,有的如水墨画。

    云溪就和叶源商量:“爹爹,这石头好看,咱们搬家几块吧,放前院,好看。”

    叶源宠爱孩子,也不反对,笑着说:“这石头好看是好看,就是沉的很,可不好弄下山,等咱们下山的时候看看,在山脚下找块小的。”

    其实云溪早看好了一块,听了这话,拉着叶源就往回走:“刚才就有一块好的,爹爹咱们回去看。”

    林氏对石头不敢兴趣,不想往回走,和云锦一起领着带食盒酒具等用品的仆从往上走了。

    往回走不过十几米,云溪就指给叶源和两个男孩看,只见路边草丛中横着一块石头,高不过一米,宽不过一米,只稍长,有两米多。

    云霄云开围着石头转了两圈,也没看出什么好看来。云开笑说:“姐姐,我咋看不出来什么好看来,不就是一块石头吗?山上比这好看的石头多了。”云霄也道:“就是啊,妹妹,我看着石头就是一个傻大个。”

    云溪一笑,说:“躺着没什么好看,那要是把这块石头立起来呢?”

    不等他哥俩再看,叶源就大声感叹道:“妙啊,妙啊。”

    “来来,都来,咱们把它立起来仔细看。”叶源招招手,示意人和他一起搬。这石头果然沉重,几个人合力,脸都憋红了才把它立起来。

    立起来再一看,果然不同。石头立起如一座高山,灰黑色底仿若山间树木,其白色脉纹又好似飞瀑流泉,石质晶莹透亮,宛然一副水墨山水图。

    云霄感叹不已:“妹妹真厉害,这石头躺着不出奇,没想到立起来完全不一样了。这山上我们兄弟来过好少回了,那么块好石头倒让你发现了。”

    云开也崇拜地看着云溪:“姐姐最厉害了!”

    叶源哈哈笑,“云溪这是慧眼识美石啊。”

    丫鬟圆圆和众小厮更是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云溪。她心中得意,仰着小脸道:“正所谓‘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这也是偶然,偶然。”

    “好一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妙极,妙极。”一个陌生的声音从叶盈身后传来。

    云溪扭头一看,顺着山路走上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领着一个男孩子,后面跟着几个仆从。

    叶源迎上去,拱手拜道:“原来是周先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先生近来安好?周夫人安好。小郎君长这么大了,真是英气勃勃,颇有父风。”

    云霄也急忙上前行礼拜见,原来来者竟是云霄私塾里的先生周越。

    这周先生,身高近七尺,穿一件冰蓝长袍,月白腰带。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插一简单的白玉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