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矫诏之争(第2/3页)  北周小跟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凭什么你颜之仪说赵王辅政就赵王辅政,别的人就不能辅政吗?既然先帝并没有留下遗诏,那别的朝廷重臣就不能辅政了吗?”

    这郑译平日里不见得有啥本事,今日才发现原来也是卧虎藏龙之辈,难怪能得老杨信任。至少不像刘昉这家伙,愤青了一句,啥话也搭不上。

    看来我在这边欺负古代人,也就只能欺负刘昉这样的公子哥了,其余的家伙都太那啥……怕被吊打。

    “赵王乃皇室宗亲,德高望重,由他来辅政岂不是天经地义?”

    众臣还未来得及反应,郑译立马话赶话,沿着颜之仪的话题将杨坚抛了出来。

    “国丈杨坚乃皇亲国戚,太后之父,不也是德高望重之辈,为什么不能由国丈来辅政?”

    “外戚专政,历来大忌,岂能重蹈覆辙?”

    “皇室宗亲专政的还少吗?此前大冢宰宇文护一事,才过去多少年,难道你们就忘了吗?既然都是大忌,为何偏偏要让这个最大的忌讳成为辅政大臣?”

    嗯?刚才郑译说啥,国丈……杨坚?太后之父?

    卧槽,原来他们是父女关系啊。那宇文赟怎么会……这个小畜生,岳父可是半个爹,连爹都杀,还是不是人呐?

    最让人气愤的是,原本我很快就猜出他们父女关系,就因为这个龟孙干了这么件没下限的事,害得我闹了这么大个乌龙,到现在才被人点破。

    还好这段时间我没到处瞎说,那天碰到李德林也没瞎问。不然露馅不说,丢人可丢到姥姥家了。气死我了!

    短暂的沉寂之后,颜之仪冷静下来平静的质问道“先帝临终前,最忌惮的可是国丈杨坚吧。否则怎么会在临终前将随国公远调南方边境?”

    此时郑译也已经平复了心情放缓了语气。“先帝难道不忌惮五位王爷吗?否则怎么可能在继位不久,便将五位王爷打发去封地呢?”

    赵王听二人争吵半天也难分高下,沉着脸怒喝道“好了,这样吵下去何时是个头?现在群龙无首,本王暂代辅政一职有何不可?”

    郑译盯宇文招冷笑道“就算要暂代,那也该听听新帝和太后的意思。你们就这样自作主张独揽朝政,是想造反吗?”

    宇文招闻言,反唇相讥道“想造反的是你才对。随国公杨坚只是外戚,你们处心积虑的想要推他坐上辅政大臣之位,有何居心?”

    “赵王没有实证就别在这血口喷人。不管怎么说,我们只听太后和新帝旨意,其余的人谁也别染指皇权,否则就是图谋不轨。”

    “你这是强词夺理,你们想拖延时间……”

    “太-后-驾-到。”众人听到内侍的这声高呼,瞬间安静下来,一齐看向殿外。

    好家伙,连太后都搬过来救场了。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为太后了,真是可惜。

    不过说真的,今天她这身素服装扮,一脸肃穆的就这样走来,气场十足,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节奏,是要放大招了?就是没画烟熏妆,看着……看着倒是顺眼多了。真正的女王,可不需要靠化妆来装点门面。

    杨丽华悄悄坐到小皇帝身边,懵懵懂懂的宇文阐见到自己的母后,眼里泛起一片喜色。杨丽华偷偷捏了一下他的小手,宇文阐立马又乖巧的转过身去,看向底下群臣。

    百官们互相看了看,随即向太后行礼。杨丽华从容应对,停顿片刻方才缓缓开口问道。

    “诸位在吵什么?朝堂为何如此嘈杂,声音都传到后宫中去了。”

    小太后还真不愧是老杨的女儿,不但范儿十足,话也说的漂亮,这理由找的无懈可击啊。

    郑译暗自偷笑一声,上前躬身行礼道“回禀太后,臣等在商议辅政大臣一事,还请太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