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神仙之异同(第2/3页)  三界好公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每个果位分为四个品级,初成,小成,大成,圆满。

    这个与人间修炼者的品级划分相同。

    此时于乐已经明白,人间修炼者的修炼方法,原本就是由飞升者流传下来的。而仙界,其实是早期飞升者创建的。

    当然,仙界创建过程中,土著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利益被剥夺了,直接被屠杀的土著也不是少数。

    这些情况,在仙界也算不得什么秘辛。

    土著并无文字,长期被天庭统治,其实早已习惯,甚至认为生来如此,命中注定的吧。

    长久以来,土著也学习了天庭官方语言,土著语言就完全消亡了,没人在意这个。天庭帮助土著恢复语言,那才是有病。

    依着于乐的判断,天庭官方语言,应该就是古之雅言吧。

    差不多是老陕的味道,也就是关中官话,但也有不少区别,主要是在语调上。

    周秦汉唐,关中一直是政治文化中心,诗经是最早的雅言,唐诗是文学的高峰。

    关中官话,既是国家官话,又是流行语言。不会说这个,那就是土包子,外地人,没文化。

    在于乐听来,天庭官话,发音类似于关中官话,但更优雅,也相对柔和。

    而人间如今的关中官话,说起来有些用力过猛的感觉,听起来费耳朵,比如秦腔老调。

    这其实是受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变侉了。

    当然,普通话受到的影响就更过分,完全是东北的调调儿,来自于满语。

    还我雅言啊!

    现在想听祖先雅言的话,据说有两个地方得到了部分的传承,一个是客家话,一个是西湖话。

    在天庭呆得久了,于乐的语调其实也有些改变,说出话来是老陕的味道,以致于跟孙小六等人交流时,早已注意不到语言的差异了……

    吊诡的是,土著认命了,不在乎,后来的飞升者反倒是在乎的。

    比如眼前的希夷先生陈抟,行舟道人商佾。还有听说过没见过的抱朴子葛洪。

    一方面他们无法获得仙界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受到了土著的排挤。

    经历了种种磨难,艰难地存活下来,最终与土著相结合,并且生了一个村落,老而不死变成了村长。

    他们对土著特别同情,不单是因为他们那些血浓于水的子孙。

    或者也是唏嘘自身经历吧。

    或者也存在着利益的诉求?

    明明同为飞升者,一生却介于神仙与土著之间,子孙后代则全是土著身份。

    凭什么啊?!

    刚刚飞升仙界时,只是散人初成。

    艰难修炼近千年后,终于散人小成,几乎卡在了寿元上。

    换言之,再不晋级就要老死了……

    商佾比陈抟飞升得晚些,考取公务员的时间却早。在御马监一路爬升,终于官至监丞。期间勤勉修炼,加上每年六枚功德币的微薄薪水,商佾又晋级为大成,这才获得了驾云的能力。

    而今,飞升接近万年,也近乎达到了散人的寿元极限。

    还好,玉娇娇几次支付老干妈的货款,于乐都随手就给他俩分数十或者数百枚功德币。上次所赠的精铁,价值更是上千枚。

    如今,商佾和陈抟都已经顺利晋级散人圆满,真人可期!

    再不晋级,又要死翘翘了啊!

    所以,于乐对商佾和陈抟,几乎是恩同再造,再生父母……

    “于兄勤勉!”商佾郑重地向于乐拱手祝贺。

    这句话是接着陈抟说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人家三年干了自己一千多年的事情,还敢更过分些吗?

    好像还敢更过分,于乐惭愧地挠了挠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